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7
词典
1
分类词汇
116
共117,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智俨
嘉峪关
青泥岭
莫高窟
焉支山
大西北
千佛洞
玄川
陕甘宁
桃花盐
木皮岭
骊靬
榆林窟
洮河绿石
天井窑
《国语辞典》:
智俨(智俨)
拼音:
zhì yǎn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赵,天水(今属甘肃省)人,曾从法顺、智正学法,被尊为华严宗二祖。著有《
华严一乘十玄门
》一卷、《华严五十要问》二卷等。主要弟子有法藏等。
分类:
一位
位高
高僧
法号
俗姓
天水
甘肃
《國語辭典》:
嘉峪关(嘉峪關)
拼音:
jiā yù guān
中国大陆著名的古关口,位于甘肃省酒泉县西嘉峪山的西麓,明洪武年间所置,居高凭险,为当时的边防要地。
分類:
关名
甘肃
西麓
东西
交通
通要
要冲
《漢語大詞典》:
青泥岭(青泥嶺)
岭名。在今 甘肃省 徽县 南。历来为 甘 陕 入 蜀 之要途。
《
元和郡县志·兴州
》
:“ 青泥岭 ,在县( 长举 )西北五十三里 接溪山 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 青泥岭 。”
分類:
甘肃
历来
《国语辞典》:
莫高窟
拼音:
mò gāo kū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参见「敦煌石室」条。
分类:
地名
甘肃
敦煌县
内藏
丰富
文物
《国语辞典》:
焉支山
拼音:
yān zhī shān
山名。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境,出产胭脂。也作「燕支山」、「胭脂山」。
分类:
山名
甘肃
西境
胭脂
《國語辭典》:
大西北
拼音:
dà xī běi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的一部分。如:「伐木、开垦毫无节制,是导致大西北沙漠化日益严重的主因。」
分類:
陕西
甘肃
青海
一部分
《國語辭典》:
千佛洞
拼音:
qiān fó dòng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如壁画、泥塑等,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
分類:
敦煌
石室
甘肃
敦煌县
东南
旧称
《漢語大詞典》:
玄川
指 黑河 ,即 张掖河 ,在今 甘肃省 。
《
三国志·魏志·张臶传
》
:“ 青龙 四年辛亥詔书:‘ 张掖郡 玄川溢涌,激波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
分類:
甘肃
《漢語大詞典》:
陕甘宁(陝甘寧)
陕西 、 甘肃 、 宁夏 的合称。 郭小川
《昆仑行》
一:“当年 陕 甘 宁 的勇士啊,而今在此创建了现代的 南泥湾 。” 毛泽东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
:“我 陕甘宁边区 军民,服从政府领导,努力救亡事业。” 左齐
《南泥湾屯垦·安营扎寨》
:“一九四一年三月,我们肩负着保卫党中央和 陕甘宁边区 重任的三五九旅部队,从 绥德 向 延安 的 南泥湾 出发了。”
分類:
陕西
甘肃
《漢語大詞典》:
桃花盐(桃花鹽)
盐的一种。色如桃花,俗名红盐。产于 甘肃 张掖 。 唐 段公路
《
北户录·红盐
》
:“ 郑公虔 云:‘ 琴湖池 桃花盐,色如桃花,随月盈缩,在 张掖 西北。’”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盐》
:“ 琴湖池 中有桃花盐,色如桃花。”
分類:
俗名
甘肃
《漢語大詞典》:
木皮岭(木皮嶺)
山名。在今 甘肃 成县 东。山势高峻,古代为入 陇 要冲。 唐
杜甫
《木皮岭》
诗:“南登 木皮岭 ,艰险不易论……远岫争辅佐,千巖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清 陈维嵩
《念奴娇》
词:“ 麦积山 高, 木皮岭 滑,度 陇 何须怯。”
分類:
山名
甘肃
成县
山势
高峻
《漢語大詞典》:
骊靬(驪靬)
古地名。在今 甘肃省 永昌县 南。
《
集韵·平脂
》
:“ 驪靬 ,县名,在 张掖 。”
《
汉书·地理志下
》
:“ 张掖郡 …… 驪靬 。”
分類:
古地名
地名
甘肃
《漢語大詞典》:
榆林窟
我国著名石窟之一。又名 万佛峡 。在 甘肃 安西 西南七十五公里的山谷中。洞窟凿在山谷东西两侧,东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开于 唐 以前, 唐 、 五代 、 宋 、 西夏 、 元 、 清 各代续有建造。现存壁画和塑像中,多为 唐 宋 作品,也有不少 西夏 和 元 代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分類:
著名
石窟
甘肃
《漢語大詞典》:
洮河绿石(洮河緑石)
制作洮砚的一种石头,产于 甘肃省 洮河 。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砚辨》
:“除 端 歙 二石外,惟 洮河 緑石,北方最贵重,緑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 端溪 下巖。然石在 临洮 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四》
:“ 洮河 緑石,贞润坚緻,其价在端上,以不易得也。”
分類:
种石
石头
甘肃
《漢語大詞典》:
天井窑
也称“地坑窑”。窑洞的一种。流行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黄土地区。先在平坦的冈地上,凿掘方形或长方形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沿坑面开凿窑洞。深坑面积相当于庭院,俗称“地坑院”或“天井院”。坑院各面窑洞,一如地面四合院。院内挖有地沟或掘渗井排水。地坑边缘,筑矮墙防护。
分類:
窑洞
流行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黄土
土地
地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