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油滴  拼音:yóu dī
一种瓷器的结晶釉色。一般用石灰石配釉,铁质为呈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焙烧到一定温度,釉料中的铁,形成结晶体,聚合成黑色油滴状,降温熄火后,结晶粒保留在釉层中,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国语辞典》:吉玎玎  拼音:jí dīng dīng
拟声词。形容玉器、瓷器等物撞击的清脆响声。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吉玎玎掂损了玉琏环,厮琅琅顿开金串锁,扢嗤嗤扯破了锦回文。」
《国语辞典》:珐琅彩(珐琅彩)  拼音:fà láng cǎi
制作珐琅器的釉药,施绘在瓷器的表面,用火低温烧制而成。也称为「瓷胎填珐琅」。
《国语辞典》:白墠  拼音:bái shàn
制造石灰和瓷器的原料。参见「白垩」条。
《国语辞典》:白墡  拼音:bái shàn
制造石灰和瓷器的原料。参见「白垩」条。
《国语辞典》:白𣎴  拼音:bái dǔn
江西省景德镇制造瓷器所用的瓷土,产于安徽省祁门县。清。朱琰《陶说》卷一:「石产江南徽州祁门县坪里谷口二山,距窑厂二百里,开窖采取,剖之,中有黑花如鹿角菜者,土人藉溪流设轮作碓,舂细淘净,制如土砖,名曰:『白𣎴』。」
《国语辞典》:康青  拼音:kāng qīng
清康熙时瓷器上的青色称为「康青」,以艳丽光彩著称。
《国语辞典》:瓷刻  拼音:cí kē
用钨钢刀或钻石刀,在上釉的素色瓷器上雕刻书画的工艺品。
《国语辞典》:吹釉  拼音:chuī yòu
一种瓷器上釉的方法。以细纱蒙住小竹筒的一端,将釉从另一端灌入,然后吹气,使釉通过细纱吹至瓷器的坯土上。
《国语辞典》:釉下彩  拼音:yòu xià cǎi
以彩色釉在瓷器上绘制花样后,再加上一层透明的釉,使花纹不易消失的一种瓷器著色方法。因釉彩隐于透明釉之下,故称为「釉下彩」。
《国语辞典》:丁铃当啷(丁铃当啷)  拼音:dīng líng dāng lāng
拟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连续撞击的声音。如:「地震来时,厨匮上的碗盘锅盖瞬间丁铃当啷作响。」也作「钉铃铛锒」。
《国语辞典》:钧州窑(钧州窑)  拼音:jūn zhōu yáo
河南省钧州所出产的瓷器。参见「钧窑」条。
《国语辞典》:耀州窑(耀州窑)  拼音:yào zhōu yáo
西安北方铜川县黄堡镇所造的瓷器。耀州窑的釉色可分为两种,一种不泛光,受越窑影响;另一种则呈玻璃光,为仿汝窑之器,但较汝窑为淡,略呈姜黄色。
《国语辞典》:陶瓷器  拼音:táo cí qì
陶器与瓷器的总称。经陶土或瓷土用水和成浆,然后注浆于模型翻制成型,再置于空气中乾燥后经窑烧、施釉、著色彩饰,重新烧制而成。简称为「陶瓷」。
《漢語大詞典》:缸胎
胎土粗厚的瓷器。 冯先铭 《瓷器浅说》:“缸胎,专指胎土粗而厚重的一种瓷器,如 辽 瓷和 山西 、 陕西 一带烧制的黑釉厚胎瓶之类。”
分類: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