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瑕累
(1).瑕衅,祸患。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2).玉上的斑痕。也泛指缺点,毛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唐 刘禹锡 《贺复吴少诚官爵表》:“瑕累咸涤,危疑获安。” 唐 元稹 《出门行》诗:“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清 恽敬 《与宋于廷书》:“ 北宋 以后,儒者喜刻深,而读书又不循始终,即妄为新论,专以决剔前人瑕累为快。”
《漢語大詞典》:瑕尤
(1).缺点、过失。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閫奥,而不见畛域。”
(2).犹怨尤,指摘。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诗:“文人例相轻,反脣互瑕尤。”
《漢語大詞典》:瑕病
犹纰漏,毛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古来文才,异世争驱;或逸才以爽迅,或精思以纤密,而虑动难圆,鲜无瑕病。” 唐 白居易 《论重考科目人状》:“吏部事至繁剧,考送固难精详,所送文书,未免瑕病。”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承宠示科场文字中瑕病,不胜降服,大是!大是!”
分類:纰漏毛病
《漢語大詞典》:瑕隙
指可乘的间隙,嫌隙。左传·桓公八年“讎有衅,不可失也” 晋 杜预 注:“衅,瑕隙也。”宋书·范泰传:“近者东寇纷扰,皆欲伺国瑕隙。”《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申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畏》:“﹝吾国人﹞常含有离携扰乱之种性,他人乃得以蹈我瑕隙,施其交乱之谋。”
《漢語大詞典》:玉瑕
喻微小缺点。语本《淮南子·说林训》:“若珠之有纇,玉之有瑕,置之而全,去之而亏。” 宋 梅尧臣 《答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韵》:“雪贮双砂罌,诗琢无玉瑕。”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诗话:“ 王右军 书帖多悮字,皆玉瑕锦纇,不可效尤也。”
《漢語大詞典》:玼瑕
玉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毛病。陈书·傅縡传:“必须掎摭同异,发擿玼瑕。” 唐 欧阳詹 《瑾瑜匿瑕赋》:“虽特达之自有,岂玼瑕之则无。”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老生闚其文,色若寒灰死。阁笔不能下,敢有玼瑕指。”
《漢語大詞典》:痕瑕
瘢痕,斑点。比喻缺点,毛病。朱子语类卷七八:“先儒将十一年十三年等合九年説以为 文 王称王,不知有何据?曰:自 太史公 以来皆如此説了,但 欧公 力以为非, 东坡 亦有一説。但説‘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却有这一箇痕瑕。” 清 方苞 《读〈尚书〉又记》:“ 朱子 谓史记之妄, 欧阳氏 所辨明矣,惟九年大统未集,实为痕瑕。”
《漢語大詞典》:蹈瑕
利用过失。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高皇 始于 丰 沛 ,一倡天下不期而响应者不可胜数也。此所谓蹈瑕候閒,因 秦 之亡而动者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但女奉侍谨,无可蹈瑕。” 何垠 注:“无可蹈瑕,言无瑕疵之可乘也。” 清 王韬 《上当路论时务书》:“我可以蹈瑕伺隙以制之。”
分類:过失
《漢語大詞典》:深瑕
深裂。周礼·考工记·弓人:“凡相胶,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泽,紾而摶亷。” 孙诒让 正义:“广雅·释詁云:‘瑕,裂也。’谓胶裂痕有亷棱峻利也。”
《漢語大詞典》:瑕痕
玉上的斑痕。比喻事物或人的缺点、毛病。 唐 陆龟蒙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诗:“未能穷意义,岂敢求瑕痕。” 宋 陆游 《感旧》诗:“小人谤伤实不根,妄指拱璧求瑕痕。”
《漢語大詞典》:瑕弃(瑕棄)
谓因其有瑕疵而弃绝之。 唐 卢仝 《感古》诗之二:“人生何所贵,所贵有终始。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
分類:瑕疵弃绝
《漢語大詞典》:瑕滓
瑕垢,毛病。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
分類:毛病
《漢語大詞典》:愆瑕
过错。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其有往世愆瑕,无穷寃对,咸承懺涤,并使和平。” 前蜀 杜光庭 《先锋王承燧为祖母九曜醮词》:“於成生孕育之间,寧无凶吉;在应护居栖之内,必有愆瑕。”
分類:过错
《漢語大詞典》:瑕点(瑕點)
斑痕,污点。法苑珠林卷一一九:“烈烈霜心,昭昭玉脸,如彼琼珪,皎无瑕点。”
分類:斑痕污点
《漢語大詞典》:玷瑕
疵点;毛病。 明 谢晋 《碧桃花》诗:“轩前一树碧桃花,温润丰姿絶玷瑕。”
分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