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照会(照會)  拼音:zhào huì
1.通知、知会。《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递个眼色与他,那童生是照会定了的,使不归号,悄悄站在黑影里。」
2.核对审察。《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访闻先朝水官孙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贾种民各有河议,乞取索照会。」
3.执照、凭證。《恨海》第七回:「你这里有甚么贵重东西?要到那里去?你说了,兵头给你照会,送你出境。」
4.察照知会。指外交部对外国使节,或是各省长官对外国领事所递交的一种外交文书。亦即一国政府将彼此相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也称为「通牒」、「外交照会」。
《國語辭典》:领略(領略)  拼音:lǐng lüè
1.知道、了解。《红楼梦》第四八回:「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2.品味、欣赏。宋。陆游 弋阳县驿诗:「唤船野渡逢迎雪,携酒溪头领略梅。」《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什么浅草公园、吉野公园,饶源生也都领略一二。」
《國語辭典》:会得(會得)  拼音:huì de
1.能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怒。」
2.能理会、懂得。唐。元稹 嘉陵驿诗二首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國語辭典》:管领(管領)  拼音:guǎn lǐng
掌管。《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就数内择有气力的大户充头目,自行管领。」
《國語辭典》:不采  拼音:bù cǎi
不理会。《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宇文绶赶上来叫:『孺人,我归了。』浑家不采,他又说两声,浑家又不采。」也作「不睬」。
《國語辭典》:不采(不採)  拼音:bù cǎi
1.不摘取。如:「在深山中不采不知名的水果吃,以免中毒。」
2.不理会。《北史。卷一四。后妃传下。齐后主皇后穆氏传》:「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
《國語辭典》:管理  拼音:guǎn lǐ
1.负责管辖处理某事务。《红楼梦》第一四回:「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
2.泛指如何使一群人能够做到协力合作,达成任务之途径与方法。
《國語辭典》:不理会(不理會)  拼音:bù lǐ huì
不理睬、不去处理。如:「他正专心在看电视,门铃响了他也不理会。」
《國語辭典》:置之不顾(置之不顧)  拼音:zhì zhī bù gù
放著不管,不闻不问。《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如果听其自然,置之不顾,各家只好把学生领回。」
分類:一旁理会
《国语辞典》:佯佯不睬  拼音:yáng yáng bù cǎi
装作未见或没听到的样子,不予理会。《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样佯佯不睬?」
《國語辭典》:一笑置之  拼音:yī xiào zhì zhī
语本宋。杨万里观水叹〉诗二首之一:「出处未可必,一笑姑置之。」指笑一笑就把它搁放在一旁,表示不值得理睬重视或不当成一回事。清。朱彝尊〈答萧山毛检讨书〉:「即鄙言未合,度足下必一笑置之。」
《国语辞典》:付诸不理(付诸不理)  拼音:fù zhū bù lǐ
不加以理会。《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有些素日和黄世昌不对的,却在一旁咕哝道……黄世昌只得付诸不理。」
分类:理会
《国语辞典》:穿鞋的不斗赤脚的(穿鞋的不斗赤脚的)  拼音:chuān xié de bù dòu chì jiǎo de
(谚语)比喻富室不必理会穷汉寻衅找碴。如:「我看这件事就算了吧!穿鞋的不斗赤脚的,他要是情急拚命,麻烦可就大了。」
《国语辞典》:相应不理(相应不理)  拼音:xiāng yìng bù lǐ
对别人的要求或劝导不予理会。如:「为了解决食品标示不实的纠纷,消基会已多次调解,但商家还是相应不理。」
《国语辞典》:置而不问(置而不问)  拼音:zhì ér bù wèn
搁置一旁,不予理会。宋。苏轼〈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才之过人者也,才者遗而不录,不才者置而不问,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
《国语辞典》:会计法(会计法)  拼音:kuài jì fǎ
规定有关政府会计事务的法律,为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设计会计制度、处理会计事务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