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98
词典
2
分类词汇
296
共29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珍卉
珍甘
金琼
璧帛
古董
豢豹
极珍
传家宝
宝笥
瑶签
珍林
锦匣
贵爱
打底
玉编
《漢語大詞典》:
珍卉
珍贵的花卉。 唐
李翰
《尉迟长史草堂记》
:“前有芳树珍卉,嬋娟修竹。” 宋
宋祁
《答朱公绰牡丹》
诗:“珍卉分清赏,飞邮附翠笼。”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
:“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
分類:
珍贵
花卉
《漢語大詞典》:
珍甘
指珍贵甘美的食品。
《
后汉书·马武传
》
:“远方贡珍甘,必先徧赐列侯。”
《
新唐书·刘晏传
》
:“自 江 淮 茗橘珍甘,常与本道分贡。”
分類:
珍贵
甘美
食品
《漢語大詞典》:
金琼(金瓊)
黄金和美玉。比喻珍贵之物品。 唐
卢纶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诗:“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
:“酣欢杂弁珥,繁价流金琼。” 元 龙辅
《女红馀志·卖眼》
:“
《观美女诗》
序云:卖眼香屏之中,弄姿渌水之侧。及桃李之芳年,轻金琼之重体。”
分類:
黄金
金和
和美
珍贵
贵之
物品
《漢語大詞典》:
璧帛
璧玉与丝绢。谓珍贵的礼物。
《
史记·留侯世家
》
:“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晋
郭璞
《〈山海经〉序》
:“ 穆王 西征见 西王母 ,执璧帛之好,献锦组之属。”
分類:
璧玉
珍贵
礼物
《國語辭典》:
古董
拼音:
gǔ dǒng
1.古代遗留下来,具有古文化参考价值的器物。《红楼梦》第七回:「原来这周瑞的女婿便是雨村的好友冷子兴,近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故教女人来讨情分。」也作「骨董」。
2.比喻不合时代潮流,顽固守旧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
分類:
古董
珍贵
希奇
过时
罕见
少见
古物
迂腐
守旧
《漢語大詞典》:
豢豹
汉
枚乘
《七发》
:“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后即以“豢豹”指豹胎。古人以为珍贵的食品。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
诗:“而君復何为,甘食比豢豹。”
分類:
珍贵
食品
《漢語大詞典》:
极珍(極珍)
最珍贵。亦指最珍贵之物。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肴馔》
:“於是三雅陈席,百味开印……此盖滋旨之极珍,岂从余而并进。”
分類:
极珍
最珍
珍贵
贵之
《國語辭典》:
传家宝(傳家寶)
拼音:
chuán jiā bǎo
1.家中历代相传的珍宝。《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这副春联,我虽然不贴,我可要收著,因为这是我们的本色,将来也算是一件传家宝。」
2.书名。清石成金撰。十六集。将其平生有关处世教训的各种杂著,择取部分编次而成。
分類:
用作比喻
中世
世代
珍贵
物品
《漢語大詞典》:
宝笥(寶笥)
贮藏重要或珍贵物品的箱箧。
《
梁书·刘孝绰传
》
:“昔 临淄 词赋,悉与 杨脩 ,未殫宝笥,顾惭先哲。” 唐
许敬宗
《麦秋赋应诏》
:“却冰紈于宝笥,屏珍簟于披香。” 宋
田锡
《杨花赋》
:“乃命左史记言,而右史録之,藏之宝笥。”
分類:
贮藏
珍贵
物品
箱箧
《國語辭典》:
瑶签(瑤籤)
拼音:
yáo qiān
玉制的书简,尊称对方的信函。唐。顾云〈
谢徐学士启
〉:「束晰台前,间披碧简,秦王府里,时阅瑶签。」
分類:
书函
玉制
珍贵
书籍
《漢語大詞典》:
珍林
珍贵的林木。 汉
马融
《广成颂》
:“珍林嘉树,建木丛生。” 晋
王嘉
《
拾遗记·昆仑山
》
:“北有珍林别出,折枝相扣,音声和韵。” 元
陈樵
《八咏楼赋》
:“珍林建木,蔚蔚漫漫。”
分類:
珍贵
林木
《国语辞典》:
锦匣(锦匣)
拼音:
jǐn xiá
外表装饰华丽,用来贮存珍贵物品的匣子。如:「妈妈的锦匣里放了许多珠宝首饰。」也作「锦盒」。
分类:
外表
装饰
华丽
贮存
珍贵
物品
匣子
《漢語大詞典》:
贵爱(貴愛)
珍贵爱重。 晋
葛洪
《
抱朴子·尚博
》
:“或贵爱诗赋浅近之细文,忽薄深美富博之子书。” 宋
陈傅良
《张忠甫墓志铭》
:“益负其学,自刻苦贵爱。” 清
汪琬
《〈金正希先生遗稿〉序》
:“此先生之文所以弥可贵爱也。”
分類:
珍贵
爱重
《國語辭典》:
打底
拼音:
dǎ dǐ
1.尽头、末尾的部分。《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恰才在拶里面打底床铺上坐地底官人,教我把来与小娘子。」
2.事先安排。《金瓶梅》第九五回:「你且拿了点心,与我打了底儿著。」
3.绘画上指先定底部。《通俗编。品目》引元。汤垕《画论》:「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
4.股票术语。股价由谷底回升,随后遭逢卖压而再度跌落,但在谷底附近又获得支撑。如此来回多次,便迅速脱离谷底而一路上涨。此段低档盘旋期间,称为「打底」。
分類:
奠定
最后
后面
赴宴
写文章
普通
基础
文章
蔬菜
绘画
本条
起草
珍贵
草稿
食物
菜肴
以免
底部
空腹
饮酒
《漢語大詞典》:
玉编(玉編)
(1).珍贵的典籍。 唐 卢伦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
:“麟笔删金篆,龙綃荐玉编。”
(2).指道书。 唐
王建
《武陵春日》
诗:“不似冥心叩尘寂,玉编金轴有仙方。”
分類:
珍贵
道书
典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