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珊瑚钩
亦作“ 珊瑚鉤 ”。
1.古人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孝经援神契》:“珊瑚鉤,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宋书·符瑞志下》:“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宋书·符瑞志》曰:‘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然不言其形状,盖自然之宝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帐钩。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丰屋珊瑚鉤,麒麟织成罽。” 清 陈维嵩 《菩萨蛮·秘戏》词:“宝篆镇垂垂,珊瑚鉤响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萧詮 诗曰‘珠帘半上珊瑚鉤’,则以珊瑚为鉤耳。”
3.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 仇兆鳌 注引 师尹 曰:“珊瑚钩,言文章之可贵。” 元 虞集 《题柯敬仲画》诗:“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1.古人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孝经援神契》:“珊瑚鉤,瑞宝也,神灵滋液,百珍宝用则见。”《宋书·符瑞志下》:“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宋书·符瑞志》曰:‘珊瑚钩,王者恭信则见。’然不言其形状,盖自然之宝也。”
2.用珊瑚所作的帐钩。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丰屋珊瑚鉤,麒麟织成罽。” 清 陈维嵩 《菩萨蛮·秘戏》词:“宝篆镇垂垂,珊瑚鉤响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 萧詮 诗曰‘珠帘半上珊瑚鉤’,则以珊瑚为鉤耳。”
3.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 仇兆鳌 注引 师尹 曰:“珊瑚钩,言文章之可贵。” 元 虞集 《题柯敬仲画》诗:“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
《漢語大詞典》:珍木
珍贵的树木。《文选·刘桢〈公宴诗〉》:“月出照园中,珍木鬱苍苍。” 李善 注引《新语》:“楩梓豫章,立则为众木之珍。”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巧工。”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四:“三载重来榻未移,忽看珍木覆清池。”
《漢語大詞典》:宝器(寶器)
(1).指象征王位的祭器。《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左传·庄公二十年》:“秋,王及 郑伯 入于 鄔 ,遂入 成周 ,取其宝器而还。”《史记·晋世家》:“ 曲沃 武公 伐 晋侯 緡 ,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 周釐王 。”《后汉书·皇甫嵩传》:“混齐六合,南面称制,移宝器於将兴,推亡 汉 於已坠。”《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宝器转输於 临淄 ,遗种逃魂於 莒墨 。”
(2).泛指珍贵的器物。《史记·龟策列传》:“今夫珠玉宝器,虽有所深藏,必见其光,必出其神明,其此之谓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 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盌谓 伯仁 曰:‘此盌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无限天人持宝器,瑠璃鉢饭似真珠。”《云笈七籤》卷一一八:“观前江内往往夜有光从水出……众人瞻之,以为有宝器之物。”
(2).泛指珍贵的器物。《史记·龟策列传》:“今夫珠玉宝器,虽有所深藏,必见其光,必出其神明,其此之谓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 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盌谓 伯仁 曰:‘此盌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无限天人持宝器,瑠璃鉢饭似真珠。”《云笈七籤》卷一一八:“观前江内往往夜有光从水出……众人瞻之,以为有宝器之物。”
《漢語大詞典》:珍果
亦作“ 珍菓 ”。 珍贵的果品。《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以 苍 冒涉寒露,遣謁者赐貂裘,及太官食物珍果。”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诗:“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 金 元好问 《临锦堂记》:“嘉花珍菓,灵峯玉湖,往往而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