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现金(現金)  拼音:xiàn jīn
现在就有或立即可付的钱。如:「这笔买卖当场以现金成交。」也作「现款」。
《高级汉语词典》:现金账  拼音:xiàn jīn zhàng
记载一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原始登录的账本;现金日记账,流水账
《国语辞典》:现金给付(现金给付)  拼音:xiàn jīn jǐ fù
1.现金给付为社会福利给付的方式之一。现金给付是以发放现金进行扶助,如低收入户补助、教育津贴、敬老津贴等,以及就业保险失业给付、职业灾害给付、年金给付、全民健保与教育补助等。社会福利给付亦包括实物给付,即提供物品和服务,以及给予特定消费之补助,例如公共教育、医疗、托育、照护、就业训练等服务。目前,我国社会福利提供方式多以现金给付为主。
2.一种保险的给付方式。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时,由保险人以现金给予补偿或扶助。
《国语辞典》:现金股利(现金股利)  拼音:xiàn jīn gǔ lì
公司将盈馀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支出,称为「现金股利」。
《国语辞典》:现金救助(现金救助)  拼音:xiàn jīn jiù zhù
政府或私人对贫民或遭遇经济困难者,赠送现金,以维持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国语辞典》:现金帐(现金帐)  拼音:xiàn jīn zhàng
专门用来记载现金收入支出的会计帐簿,为特种日记簿之一。也作「现金账」。
《國語辭典》:库存(庫存)  拼音:kù cún
1.贮存、堆积。如:「公司库存一批新货,准备择期推出。」
2.仓库里贮存的物品。如:「百货公司为消化库存,常举办年终特卖会。」
《漢語大詞典》:份子
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四:“集团当然是由许多人物构成,但成了集团之后,它自己有力量有生命,是独立的真实的一整个,不依仗着集团中任何份子,而比集团中任何份子更为重要的。”《新华日报》1938.7.2:“尤需严厉惩办借征兵而勒索舞弊的份子。”
分類:阶级阶层
《國語辭典》:信用  拼音:xìn yòng
1.以诚信用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
2.听信而纳用。唐。韩愈 顺宗实录四:「吾谏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奸臣。」
3.诚实不欺的美德。如:「他是个讲信用的人,既然说过要帮你,就一定会帮你的。」
4.不需要提供物资保證,而以按期偿还的借贷活动。借入者除按期偿还所借贷的货币资金或商品物资外,还要根据时间长短,支付给借出者一定的利息。主要分为商业信用的赊销、预付,银行信用的商业放款,国家信用的发行国库券及消费信用的购屋分期付款等。
《國語辭典》:礼金(禮金)  拼音:lǐ jīn
1.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聘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袁妹是自家做主的,礼金不计论,但凭相公出得手罢了。」
2.当作礼物的现金。如:「他虽无法赴宴,但礼金还是托人送到了。」
《漢語大詞典》:买盐(買鹽)
宋 代一种变相的收税制度。指盐商先上交现金,换取官府的盐引(运盐执照)。《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常赋之外,泛科名色,容或循习。讼牒不问大小轻重,或罚使输金,或抑使买盐。”
《国语辞典》:代金  拼音:dài jīn
按照实物价格折合的现金,用来代替应该发给或交纳的实物,称为「代金」。
《国语辞典》:折卖(折卖)  拼音:zhé mài
物品以较低的价格变卖,以求在短期内换取现金。元。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艮岳》:「万岁山大洞数十,其洞中皆筑以雄黄及卢甘石,雄黄则辟蛇虺,卢甘石则天阴能致云雾,滃郁如深山穷谷,后因经官折卖,有回回者知之,因请买之。」也作「折变」。
《漢語大詞典》:实付
构成或要求实际现金支出。例如:实付费用;实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