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周旋 拼音:zhōu xuán
1.本为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后引申为应酬、交际。《礼记。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红楼梦》第六回:「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人来了,略可推的也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的。」
2.追逐,指战争之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宋。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诗:「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3.对抗、应付。如:「为保护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村民决定与贼匪周旋到底。」
4.盘旋、环绕。《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
5.周而复始。《国语。越语下》:「必顺天道,周旋无究。」宋。洪咨夔 〈漩口〉诗:「麦登粟事起,竟岁相周旋。」
6.照顾。《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我昔贫困时仗岳父周旋,毕姻后又赖吾妻综理家政,吾安能负之更娶他人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往昔承挈同行周旋,至今想念。」
7.美丽、漂亮。《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丑女缘起》:「毁谤阿罗汉果业,致令人貌不周旋。」
2.追逐,指战争之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宋。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诗:「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3.对抗、应付。如:「为保护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村民决定与贼匪周旋到底。」
4.盘旋、环绕。《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
5.周而复始。《国语。越语下》:「必顺天道,周旋无究。」宋。洪咨夔 〈漩口〉诗:「麦登粟事起,竟岁相周旋。」
6.照顾。《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员外途穷忏悔》:「我昔贫困时仗岳父周旋,毕姻后又赖吾妻综理家政,吾安能负之更娶他人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往昔承挈同行周旋,至今想念。」
7.美丽、漂亮。《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丑女缘起》:「毁谤阿罗汉果业,致令人貌不周旋。」
《漢語大詞典》:萦带(縈帶)
(1).旋曲的带子。 晋 陆机 《赠交阯公真》诗:“高山安足凌,巨海犹縈带。”《初学记》卷六引 晋 袁山松 《宣都记》:“人自山南至顶,俯临 大江 如縈带。” 唐 李德裕 《流杯亭》诗:“激水自山椒,析波分浅瀨。回环疑古篆,詰曲如縈带。”
(2).环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縈带巖侧。”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河水縈带,群山纠纷。” 宋 沈辽 《南漪堂》诗:“縈带夕阳移画舸,留连明月卧前川。”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日月湖》:“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縈带之。”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 江寧 郡城,其西北包十餘山,林壑深远;而 秦淮 、 清溪 之水縈带其下。”
(3).形容城池垣环水抱,形势险要。《周书·王悦传》:“欲守,则城池无縈带之险;欲战,则士卒有土崩之势。”《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 王思政 ﹞设縈带之险,修守御之术,以一城之众,抗倾国之师。”《隋书·虞世基传》:“拒飞梯於縈带;耸楼车於武冈。”
(2).环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縈带巖侧。”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河水縈带,群山纠纷。” 宋 沈辽 《南漪堂》诗:“縈带夕阳移画舸,留连明月卧前川。”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日月湖》:“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縈带之。”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 江寧 郡城,其西北包十餘山,林壑深远;而 秦淮 、 清溪 之水縈带其下。”
(3).形容城池垣环水抱,形势险要。《周书·王悦传》:“欲守,则城池无縈带之险;欲战,则士卒有土崩之势。”《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 王思政 ﹞设縈带之险,修守御之术,以一城之众,抗倾国之师。”《隋书·虞世基传》:“拒飞梯於縈带;耸楼车於武冈。”
《漢語大詞典》:萦缠(縈纏)
(1).环绕。 晋 潘岳 《笙赋》:“新声变曲,奇韵横逸。縈缠歌鼓,网罗钟律。” 唐 元稹 《蜘蛛》诗之一:“縈缠伤竹柏,吞噬及虫蛾。”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凌霄花》:“观此引蔓柔,必凭高树起。气类固未合,縈缠岂由己。” 明 唐顺之 《点苍山歌赠雪屏赵考功》:“峯顶涌出十九泉,一峯一泉相縈缠。”
(2).纠缠。 前蜀 杜光庭 《李玄儆为亡女修斋词》:“迫以俗机,縈缠世网;久拘职宦,罔遂初心。” 宋 苏辙 《古北口道中呈赵侍郎》诗:“独卧绳牀已七年,往来殊復少縈缠。”《剪灯馀话·听经猿记》:“縈缠只是贪嗔痴,解脱无过戒定慧。”
(2).纠缠。 前蜀 杜光庭 《李玄儆为亡女修斋词》:“迫以俗机,縈缠世网;久拘职宦,罔遂初心。” 宋 苏辙 《古北口道中呈赵侍郎》诗:“独卧绳牀已七年,往来殊復少縈缠。”《剪灯馀话·听经猿记》:“縈缠只是贪嗔痴,解脱无过戒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