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黄胖(黃胖)  拼音:huáng pàng
泥制的胖娃娃。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黄胖诗》:「韩以春日宴族人于西湖,用土为偶,名曰:『黄胖』。」
《國語辭典》:积木(積木)  拼音:jī mù
1.积聚的木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寇水注》:「唐水汎涨,高岸崩颓,城角之下有大积木。」
2.儿童玩具。由各种形状色彩的木块组成,用以组合建筑物或车船等,可藉以启发儿童智慧及组织能力。
《國語辭典》:铁环(鐵環)  拼音:tiě huán
铁线绕成的铁圈。如:「那门上的铁环已生锈了。」
《國語辭典》:玩偶  拼音:wán ǒu
1.制作成人形的玩具。
2.比喻傀儡。如:「他身居要职,却无实权,可谓有心人士手中的玩偶。」
分類:人像玩具
《漢語大詞典》:竹枪
亦作“ 竹鎗 ”。
(1).一种竹制的刺击兵器。宋史·外国传四·交阯:“兵器止有弓弩、木牌、梭枪、竹枪,弱不可用。” 明 苏伯衡 《谭济传》:“其子弟皆荷竹鎗、木橛而前,一昼夜得七千人。”
(2).指一种儿童玩具。
《國語辭典》:闷葫芦(悶葫蘆)  拼音:mèn hú lu
比喻难以猜破的哑谜,或弄不清楚的事情。《水浒传》第二八回:「终不成将息得我肥胖了,却来结果我?这个鸟闷葫芦,教我如何猜得破?」《红楼梦》第五回:「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天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國語辭典》:九连环(九連環)  拼音:jiǔ lián huán
一种玩具。上面有长圈,中套九个铁环,每个铁环下连著一根下垂的铁丝,穿过后面铁环,环环相连而成九个连环,下面用一长形锁片,扣住九根下垂的铁丝。懂得诀窍的人,能将九个铁环逐一解下,再一个个套上去。
《國語辭典》:陀螺  拼音:tuó luó
一种木头制的圆锥形玩具。下端有铁尖,绕上绳子,急甩出去,落地后就能在地上直立旋转。
《國語辭典》:不倒翁  拼音:bù dǎo wēng
1.一种人形玩具,依重心作用,常能竖立不倒。
2.比喻善于趋避,不容易失败的人。如:「这位候选人在政坛上,尽管历经风雨,仍然保有一席之地,堪称为政坛的不倒翁。」也作「搬不倒儿」、「扳不倒儿」、「捕醉仙」。
《漢語大詞典》:莫奈何
(1).无可奈何。 沙汀 《困兽记》六:“‘你这个嚼牙龈的!’她大声笑骂道:‘人家还伤心得莫奈何哩!’”
(2).木制的小儿玩具。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二小姐更喜欢了,找着 春秀 ,说明天一定给她带一个大莫奈何回来。”原注:“木制的小儿玩具,很像一个捣花椒胡椒的木臼。只是那只木杵却永远陷在臼里,可以旋转,莫奈何把它拔出来。”
《漢語大詞典》:闹竿(鬧竿)
亦作“ 闹桿 ”。 一种悬挂各种玩具或诸色杂货的竹竿。古代货郎所用。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色杂货:“小儿戏耍家事儿,如……闹竿儿。”词林摘艳·〈摊破金字令·春游〉曲:“花篮儿和闹桿并食垒,鞦韆下共相随,花压帽簷低。”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看时,却是人头、人脚、人手掛在屋簷上,一似闹竿儿相似。”参阅 顾学颉 王学奇 《元曲释词·闹竿儿》
《國語辭典》:旋子(鏇子)  拼音:xuàn zi
1.温酒时盛水的金属器具。
2.铜制的器具,像盘形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
《國語辭典》:兔儿爷(兔兒爺)  拼音:tù ér yé
1.月中玉兔。《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对鸡冠花儿,算是月亮里的婆娑树;那两枝子白花藕,是兔儿爷的剔牙杖儿。」
2.中秋节应景的土制兔形小玩具。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兔儿爷摊子》:「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3.中国福建一带民间信仰的神祇,掌管消灾治病及护卫同性爱情。也称「兔儿神」。见清。袁枚《子不语。卷一九。兔儿神》。
《漢語大詞典》:机船(機船)
用机器开动的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德泉 便指着那小轮船……又注上火酒点起来,一会儿机船转动。”此指玩具模型的轮船。
《漢語大詞典》:顽意(頑意)
(1).顽,通“ 玩 ”。玩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这不过一个顽意罢了,谁拿成百银子去买他!”
(2).顽,通“ 玩 ”。指曲艺、杂技等娱乐活动。《老残游记》第二回:“你们此地説鼓书是个什么顽意儿?何以惊动这们许多的人?”
(3).顽,通“ 玩 ”。指东西;物事。多含轻蔑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个人只赚得四吊钱一月,却拿两吊钱去买这不相干的顽意儿,真是嗜好太深了。” 朱自清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中国 文学里,小说和戏剧一直不曾登大雅之堂,士大夫始终只当它们是消遣的顽意儿。”
(4).顽,通“ 玩 ”。指事情。多含轻蔑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末末了,却闹出这个顽意来。” 鲁迅 《华盖集·补白二》:“化数百元钱,请一回酒,许多人立刻变了色彩,也还是这顽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