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木讷(木訥)  拼音:mù nè
质朴迟钝,没有口才。如:「木讷寡言」。《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既驰金相,亦运木讷。」
《國語辭典》:争臣(爭臣)  拼音:zhēng chén
能直言规谏国君过错的臣子。《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也作「诤臣」。
《漢語大詞典》:不稽
无可查考。《孔子家语·三恕》:“听者无察,则道不入;奇伟不稽,则道不信。” 王肃 注:“稽,考也。”
《國語辭典》:炎上  拼音:yán shàng
1.火焰炽盛向上燃烧。《书经。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孔颖达正义引王肃曰:「火之性,炎盛而升上。」清。黄宗炎《周易象辞。卷一四。鼎卦》:「火木以熟饔飧,灶突之象,木燃而火光炎上,不欲风之播荡。」也借指火。《太平广记。卷三七三。杨祯》引《慕异记》:「盖承先祖之明德,禀炎上之烈信,故奸声乱色,不入于心。」
2.汉代的火德。汉。班固〈典引〉:「蓄炎上之烈精,蕴孔佐之弘陈。」
《國語辭典》:顺命(順命)  拼音:shùn mìng
1.服从命令。《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2.顺从天命。《易经。临卦。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
《國語辭典》:王考  拼音:wáng kǎo
1.称去世的祖父。《礼记。祭法》:「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孔子家语。卷八。庙制》:「士立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合而享尝乃止。」三国魏。王肃。注:「祖合于父庙中。」也称为「亡祖」。
2.称去世的父亲。唐。韩愈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王考夏卿,以太子少保卒赠左仆射。」也称为「亡父」。
《漢語大詞典》:无丑(無醜)
犹言不知羞耻。《孔子家语·致思》:“桎梏而居槛车无惭心,是无丑也。” 王肃 注:“言无耻恶之心。”
《國語辭典》:客位  拼音:kè wèi
宾客的座位、席次。《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降舆客位,撤奠殡阶。」《儒林外史》第四回:「工房听见县主的相与到了,慌忙迎到里面客位内坐著。」
《漢語大詞典》:略行
(1).犹大节。文子·上义:“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
(2).谓略举其要而予以施行。《孔子家语·入官》:“故君子南向临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精智而略行之。” 王肃 注:“以精知之,略举其要而行之。”
《漢語大詞典》:夏收
夏 代祭祀时戴的一种帽子。仪礼·士冠礼:“ 周 弁、 殷 冔、 夏 收。” 郑玄 注:“收,言所以敛髮也。”《孔子家语·冠颂》:“ 孔子 曰:‘ 周 弁、 殷 冔、 夏 收,一也。’” 王肃 注:“皆祭服也。”
(1).夏季收割农作物。如:夏收大忙季节。
(2).夏季的收成。如:今年夏收,增产一成。
《漢語大詞典》:簨簴
即簨虡。《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有鐘磬而无簨簴。” 王肃 注:“簨簴可以悬鐘磬也。”南齐书·礼志上:“虽金石輟响,而簨簴充庭。” 唐 吕炅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诗:“轻泠流簨簴,繚绕动缨緌。”参见“ 簨虡 ”。
分類:王肃
《國語辭典》:簨虡  拼音:sǔn jù
悬挂铁磬的架子。横牵者为簨,直立者为虡。《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虡,殷之崇牙。」《南齐书。卷九。礼志上》:「虽金石辍响,而簨虡充庭。」也作「栒虡」。
《漢語大詞典》:班如
盘桓不进貌。《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 陆德明 释文:“如字。 子夏 传云:‘相牵不进貌。’ 郑 本作般。”《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都人冶容,不悦 西施 之影;乘马班如,不輟 太山 之阴。” 李善 注引 王肃 曰:“班如,盘桓不进也。”
分類:盘桓王肃
《漢語大詞典》:币玉(幣玉)
帛和玉,古代用以祭祀的礼品。礼记·曾子问:“设奠,卒,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乃出。”《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凶年则乘駑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事不悬,祀以下牲。” 王肃 注:“君所祈请用币及玉,不用牲也。”
《漢語大詞典》:详慎(詳慎)
周详审慎。《孔子家语·弟子行》“欲善则详” 三国 魏 王肃 注:“欲善其事,当详慎也。” 宋 许洞 虎钤经·战候:“临阵之际,胜败之候,能详慎者,善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隐君专精训詁之学,考订详慎。”
《漢語大詞典》:过宿(過宿)
经过一夜。《孔子家语·弟子行》:“其少也恭而顺,心有耻而不使其过宿。” 王肃 注:“心常有所耻恶,及其有过,不令更宿輒改。”
犹过夜。 明 冯梦龙 《万事足·巧计进妾》:“妹子,你留母亲喫些点心,就在此过宿吧。”《醒世姻缘传》第七三回:“约定后日接 程大姐 陪酒过宿。” 孙犁 《白洋淀纪事·纪念》:“在堤坡外面的麦地里过宿的一群大雁,惊慌的叫着,向着月亮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