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令  拼音:dà lìng
1.曲的散套。
2.古代县令的尊称。
3.中书省的长官。参见「中书令」条。
《漢語大詞典》:小王
(1).年轻受封为王者。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叙平生,雍和终日。”
(2).受封为王者的谦称。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 ﹞又向 贾政 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於老凤声,未可量也。’”
(3).指 三国 魏 王弼 。南齐书·陆澄传:“体微远,实贯羣籍, 施 孟 异闻, 周 韩 殊旨,岂可专据 小王 ,便为该备。”
(4).指 晋 代书法家 王献之 。 唐 张怀瓘 书断·杂编·二王真迹:“ 开元 十六年五月,内出二 王 真跡及 张芝 、 张昶 等书,总一百六十卷,付 集贤院 令集字…… 小王 、 张芝 等跡各随多少勒为卷帙。”
(5). 汉 时 西域 康居国 封爵名。
(6).复姓。 春秋 晋 有 小王桃甲 。见左传·定公十四年
《漢語大詞典》:桃叶(桃葉)
(1). 晋 王献之 爱妾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 郭茂倩 解题引《古今乐录》:“ 桃叶 , 子敬 妾名…… 子敬 , 献之 字也。”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桃叶渡》:“ 桃叶 者, 王献之 爱妾名也;其妹曰 桃根 。”
(2).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唐 皇甫松 《江上送别》诗:“隔筵 桃叶 泣,吹管杏花飘。” 宋 周邦彦 《三部乐·梅雪》词:“倩谁摘取,寄赠情人 桃叶 。” 清 唐孙华 《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一:“许迎 桃叶 久逡巡,谁道褰幃事果真。”
(3).指《桃叶歌》。 唐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诗:“《竹枝》游女曲,《桃叶》渡江词。” 唐 孟郊 《答昼上人止谗作》诗:“俗侣唱《桃叶》,隐仙鸣桂琴。” 宁调元 《柬蜕庵》诗:“曾因姊妹吟《桃叶》,若为芳菲惜《柳枝》。”
(4).指 桃叶渡 。 清 方回 《访张文峙王穆如有感》诗:“卜居 桃叶 邻秋水,贪看梅花破晓烟。”
《漢語大詞典》:桃根
(1). 晋 王献之 爱妾 桃叶 之妹。 清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之四:“斜阳寂寞 乌衣巷 ,便是 桃根 也泪零。”
(2).借指歌妓或所爱恋的女子。 南朝 梁 费昶 《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客舍门,娼家少女名 桃根 。” 宋 周邦彦 《点绛唇·伤感》词:“凭仗 桃根 ,説与凄凉意。”参见“ 桃叶 ”。
《漢語大詞典》:桃叶(桃葉)
(1). 晋 王献之 爱妾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 郭茂倩 解题引《古今乐录》:“ 桃叶 , 子敬 妾名…… 子敬 , 献之 字也。”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桃叶渡》:“ 桃叶 者, 王献之 爱妾名也;其妹曰 桃根 。”
(2).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唐 皇甫松 《江上送别》诗:“隔筵 桃叶 泣,吹管杏花飘。” 宋 周邦彦 《三部乐·梅雪》词:“倩谁摘取,寄赠情人 桃叶 。” 清 唐孙华 《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一:“许迎 桃叶 久逡巡,谁道褰幃事果真。”
(3).指《桃叶歌》。 唐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诗:“《竹枝》游女曲,《桃叶》渡江词。” 唐 孟郊 《答昼上人止谗作》诗:“俗侣唱《桃叶》,隐仙鸣桂琴。” 宁调元 《柬蜕庵》诗:“曾因姊妹吟《桃叶》,若为芳菲惜《柳枝》。”
(4).指 桃叶渡 。 清 方回 《访张文峙王穆如有感》诗:“卜居 桃叶 邻秋水,贪看梅花破晓烟。”
《國語辭典》:一斑  拼音:yī bān
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点。语本《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他又好修饰,儜瞧他这屋子,就可略见一斑了。」
《國語辭典》:官奴  拼音:guān nú
官家妓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官奴》:「今以妓为官奴,即官婢也。」
《漢語大詞典》:羲献(羲獻)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 王献之 父子二人的并称。 唐 张怀瓘 书断:“妙极於笔者 羲 献 ,精穷於实者 籀斯 。” 唐 李都 《戏答朝士》诗:“应笑 钟 张 虚用力,却教 羲 献 枉劳魂。”
《國語辭典》:十三行  拼音:shí sān háng
1.著名的小楷法帖。晋王献之书洛神赋残存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飞」字止,共十三行,故称为「十三行」。据元赵孟頫《松雪斋集》所载,墨迹有两本:一为晋时用麻笺所书,乃宋高宗先收得九行,贾似道再得四行,最后为赵孟頫所得。一为唐人用硬黄纸所书,后有柳公权跋两行,世称为「柳跋十三行」。
2.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行数并不固定。其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商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及管理外商船员等义务,却也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西元一八四二年订定南京条约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终被取消。
《漢語大詞典》:两王(兩王)
晋 大书法家 王羲之 、 王献之 的合称。 唐 窦臮 《述书赋》:“ 元宝 刚直,两 王 之次。骨正力全,轨范宏丽。”
《漢語大詞典》:亡琴
晋 王献之 卒,其兄 徽之 取 献之 琴弹之,久而不调,乃叹曰:“呜呼 子敬 ,人琴俱亡。” 子敬 , 献之 字。见晋书·王徽之传。后因以“亡琴”为悼念亡弟之典实。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望吾子者,空怀倚閭之嘆;嗟余弟者,独有亡琴之悲。”
分類:王献之
《漢語大詞典》:裘钟(裘鍾)
相传为 晋 王献之 的笔筒名。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 羲之 有巧石笔架,名‘扈班’; 献之 有班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
分類:王献之
《漢語大詞典》:掣笔郎(掣筆郎)
晋 代 王献之 七八岁时学习书法,其父 羲之 “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復有大名!’”见晋书·王献之传。后因以“掣笔郎”称誉幼年善于学书者。 宋 苏轼 《赠王觏》诗:“何人生得寧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
《國語辭典》:帖学(帖學)  拼音:tiè xué
1.一种崇尚临帖的书派,相对于碑学而言。
2.专门研究考订各种法帖的源流、时代、体制、优劣、真伪、内容等问题的学问。如宋桑世昌之〈兰亭考〉、黄伯思之〈法帖刊误〉、清王澍之〈淳化秘阁法帖考〉等。
《國語辭典》:中秋帖  拼音:zhōng qiū tiè
晋王献之的草书尺牍。存三行二十二字。此帖行草相兼,运笔流畅,笔笔相连,字字相接,笔势连绵不断,纵逸宏肆,极备法度。传为米芾临本,清代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希」,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漢語大詞典》:渡江曲
借指《桃叶歌》。相传该歌为 晋 王献之 于 秦淮河 畔歌送其妾 桃叶 时作,其词云:“ 桃叶 復 桃叶 ,渡 江 不用檝。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古今乐录》。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琼花》词:“白髮愧无《渡江曲》,与君家、 子敬 相酬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