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3,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陈伯礼( 武陵王 字 用之 )
陈伯山(字 静之 鄱阳王 )
陈伯智( 永阳王 字 策之 )
陈伯茂(字 郁之 始兴王 )
陈伯恭(字 肃之 晋安王 )
王伯当
金伯净( 真平王 真平 )
王伯伦
王珣(字 伯玉 孝 )
卫伯玉( 城阳郡王 )
房知温(字 伯玉 东平王 )
王延彬( 开国伯 )
李璟(字 伯玉 世称 南唐嗣主李璟、南唐二主 别称 南唐嗣主、南唐中主、中主 名 景通 瑶、璟、景 庙号 元宗 吴王、齐王 )
王伯初
其它辞典(续上)
陈伯固( 新安王 字 牢之 )陈伯礼( 武陵王 字 用之 )
陈伯山(字 静之 鄱阳王 )
陈伯智( 永阳王 字 策之 )
陈伯茂(字 郁之 始兴王 )
陈伯恭(字 肃之 晋安王 )
王伯当
金伯净( 真平王 真平 )
王伯伦
王珣(字 伯玉 孝 )
卫伯玉( 城阳郡王 )
房知温(字 伯玉 东平王 )
王延彬( 开国伯 )
李璟(字 伯玉 世称 南唐嗣主李璟、南唐二主 别称 南唐嗣主、南唐中主、中主 名 景通 瑶、璟、景 庙号 元宗 吴王、齐王 )
王伯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牢之。陈文帝第五子。天嘉六年,立为新安王。宣帝太建十三年,累迁都督,扬州刺史。性嗜酒,不好积聚,于诸王中最为贫穷。与始兴王叔陵情好甚协。后与叔陵谋反,为乱兵所杀,年二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用之。陈文帝第十子。天嘉六年,立为武陵王。陈宣帝太建初,为吴兴太守。在郡恣行暴掠,被劾免官。入隋,官至散骑侍郎,临洮太守。全隋文·卷十五
伯礼字用之,吴兴长城人,陈文帝第十子。天嘉六年,封武陵王。太建初,为云旗将军,持节、都督吴兴诸军事、吴兴太守。坐贪暴,免。陈亡入隋。大业中,为散骑侍郎、临洮太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0—589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静之。陈文帝第三子。天嘉元年,封鄱阳王。为吴郡太守。生母卒,居丧以孝闻,陈后主甚敬重之。累官至镇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策之。陈文帝第十二子。博涉经史。宣帝太建中,立为永阳王。为侍中,累迁尚书左仆射,领会稽内史。后为特进。陈亡入隋,炀帝大业中,为国子司业。全隋文·卷十五
伯智字策之,伯礼第十二弟。太建中,封永阳王。历侍中、明威将军、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出为使持节,都督东扬、丰二州诸军事、平东将军,领会稽内史。至德中,徵拜侍中、翊左将军,加特进。陈亡入隋。大业中,为岐州司马,迁国子司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1—568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郁之。陈文帝第二子。陈武帝永定三年,封始兴王。文帝天嘉二年,除扬州刺史。聪明好学,工草隶,得王羲之法。迁东扬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废帝时,安成王陈顼专权,伯茂与刘师知等矫诏出陈顼(宣帝)。又与韩子高等谋反陈顼。刘师知等均被陈顼所杀。废帝光大二年,降爵为温麻侯,令出居别馆,于路为盗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宗室,字肃之。陈文帝子。文帝天嘉六年封晋安王,为吴郡太守。时年十余。能留心政事。历仕尚书左仆射、中卫将军、右光禄大夫。陈亡,入长安。隋炀帝大业初为成州刺史,太常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隋荥阳浚仪人。隋末义军将领。从翟让聚众于瓦岗寨。荐李密于翟让,并劝让奉李密为主,称魏公。未几,密杀让,令伯当及徐世绩分统其众。后密为王世充所败,伯当等随密降唐。同年又叛,为唐军追杀。
人物简介
简介
新罗国的第26代君主。真兴王孙,真智王侄。元年(陈太建十一年)八月封同母弟金伯饭为真正葛文王,金国饭为真安葛文王。六年二月改元建福,八年置礼部,他在位时期建立和完善各种新罗官制,在位五十四年,谥真平,无嗣子,女善德王继位。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伯玉。王方冀子。与兄王玙、弟王瑨俱以文学称,时号三王。武周天授初及进士第,应制科,授蓝田尉。以拔萃擢长安尉。武则天召问刑政,嘉之,询其氏族,对曰:“废后,臣之姑也。”则天不悦,因左迁亳州司法参军。中宗神龙初,为河南丞,贬临川令,召授侍御史,出为许州刺史。玄宗时累迁工部侍郎,终右散骑常侍。卒谥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6 【介绍】: 唐人。有膂力,玄宗天宝中,杖剑之安西,以边功累迁至员外诸卫将军。肃宗初,自安西归长安,领神策兵马使,出镇陕州行营,屡败史思明。代宗广德二年,拜荆南节度使,进封城阳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 【介绍】: 五代时兖州瑕丘人,字伯玉。少有勇力,隶魏州杨师厚,稍迁亲随军指挥使。后唐庄宗取魏,赐姓名李绍英。以为刺史,历澶、曹、贝三州。明宗天成元年,拜泰宁军节度使,徙镇武宁、天平、平卢,封东平王。于镇厚敛不已,出入妓乐相随,不务政事。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王审邦子。多艺,工诗歌;通禅理,性豪华。仕闽。为平卢节度使,知泉州军事,累官检校太尉。领泉州历二十六年,吏民安之。后渐骄纵,密遣使贡于后梁,求为泉州节度使,事觉,黜归私第。卒,赠云州节度使兼侍中,葬云台山,闽人谓之“云台侍中”。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生于泉州(今属福建)。天祐初,为平卢节度使,权知泉州军州事。后梁开平三年(909),转右仆射,又转司空,加云麾将军。乾化二年(912),授特进阶,进封开国伯。五年,权知泉州刺史。治理有方,吏民得安,谓之“招宝侍郎”。后渐骄纵,遣使于梁求泉州节镇。贞明六年(920),事觉,为闽王黜归私第。卒葬云台山,闽人称之“云台侍中”。事迹见《资治通鉴》卷二七一、《十国春秋》卷九四。延彬多才艺,工诗歌,亦颇通禅理。韩偓、崔道融、杨赞图等避乱入闽,延彬奉父审邽命作招贤院以礼遇之,诸人赖此以免祸。《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又2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6—961 【介绍】: 五代南唐国君。初名景通,改名瑶,又改名璟,以避后周庙讳,复改名景,字伯玉。李昪子。嗣昪为南唐国王,破闽灭楚。后周南征,璟割江北地称臣,去帝号,称南唐国主。好诗词。在位十九年。庙号元宗,世称南唐中主。与子李煜合有《南唐二主词》。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961 初名景通,改名瑶,又改璟,曾避后周讳改景。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烈祖李昪之长子。早年在庐山读书,后至江都辅政。李昪受禅后,历封吴王、齐王,任诸道兵马大元帅。升元七年(943)嗣南唐皇帝位。保大末,为后周击败,失淮南之地,被迫去帝号,称国主,奉后周正朔。后卒于南都。庙号元宗,又称中主。两《五代史》、两《南唐书》皆有传,今人夏承焘有《南唐二主年谱》。李璟多才艺,工为诗词。其词仅存4首,但蕴藉含蓄,深沉动人。与李煜齐名,世称南唐二主。后人辑二人词为《南唐二主词》。《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3联。唐诗汇评
李璟(916-961),初名景通,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先主李昪长子。保大元年(943)嗣位。中兴元年(958)奉表附周,去帝号,称南唐国主。在位十九年卒,庙号元宗。璟多才艺,好文学,善诗词。《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景本名璟。字伯玉。先主昪长子。年十岁官驾部郎中。累进诸卫将军。拜司徒平章事知中外诸军事都统。先主受禅。封吴王。徙封齐王。为诸道兵马大元帅。先主殂。袭位。改元。保大。十三年。周世宗南侵。遣使请奉正朔。不许。中兴元年。周再南侵。表请献江北郡县。避周讳更今名。下令去帝号。奉正朔。显德七年。宋受周禅。遣使如宋贺即位。建隆二年六月殂。年四十六。告哀于宋。请追复帝号。僭谥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