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99,分16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宝玉
玉尘
小玉
玉粒
玉振
玉手
玉炉
玉陛
玉妃
怀玉
玉塞
玉阙
玉屏
玉册
碎玉
《國語辭典》:宝玉(寶玉)  拼音:bǎo yù
珍贵的玉。《红楼梦》第八回:「项上挂著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分類:宝玉珍贵
《國語辭典》:玉尘(玉塵)  拼音:yù chén
1.玉屑。传说中道家炼丹所用的材料。《抱朴子。内篇。金丹》:「先飞取五石玉尘,合以丹砂汞,内大铜器中煮之。」
2.雪。唐。白居易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
3.花瓣。唐。张籍 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首之一:「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
《漢語大詞典》:小玉
(1).传说中 吴 王 夫差 的女儿。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吴 妖 小玉 飞作烟, 越 艳 西施 化为土。”自注:“ 夫差 女 小玉 死后,形见於王。其母抱之,霏微若烟雾散空。”
(2).神话中仙人侍女名。 唐 白居易 《长恨歌》:“金闕西厢叩玉扃,转教 小玉 报 双成 。”
(3).泛称侍女。 唐 元稹 《暮秋》诗:“栖乌满树声声絶,小玉上床铺夜衾。”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你看那梅香小玉丫鬟使数,相随相从。” 清 纳兰性德 《瑞鹤仙·丙辰生日自寿》词:“无寐,宿酲犹在,小玉来言,日高花睡。”
《國語辭典》:玉粒  拼音:yù lì
1.米粒。宋。苏轼〈清远舟中寄耘老〉诗:「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2.仙丹。南朝陈。徐陵〈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玉粒虽软,金膏未镕。」
分類:仙药
《國語辭典》:玉振  拼音:yù zhèn
1.磬声,古代奏乐皆击钟起声,终了鸣磬收音。《孟子。万章下》:「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2.天子的声音。《晋书。卷二。景帝纪》:「明当大会,万众瞻穆穆之容,公卿听玉振之音。」
3.比喻文辞铿锵、词藻出众。《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飞辩摛藻,华繁玉振。」
《國語辭典》:玉手  拼音:yù shǒu
形容手洁白如玉,多指女性。三国魏。曹植〈妾薄命行〉:「携玉手,喜同车。」《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在灯烛影里,擎著那纤纤玉手,只管劝汤大爷吃酒。」
《漢語大詞典》:玉炉(玉爐,玉鑪)
亦作“ 玉鑪 ”。
(1).熏炉的美称。 唐 胡杲 《七老会》诗:“霜鬢不嫌杯酒兴,白头仍爱玉炉熏。” 后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玉鑪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裊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鈿。”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2).道家炼丹炉。 唐 吕岩 《敲爻歌》:“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七:“摆撼乾坤金剑吼,烹煎日月玉炉红。”
《漢語大詞典》:玉陛
(1).帝王宫殿的台阶。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常愿得一奉朝覲,排金门,蹈玉陛……死不恨矣。”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宋 陆游 《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风师归道中作》诗:“束带敢言趋玉陛,横戈犹忆戍 天山 。”
(2).指朝廷。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弦,抡才访道。”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紫誥恩荣辞玉陛,彩衣秋好舞牙檣。”
《漢語大詞典》:玉妃
(1).仙女。云笈七籤卷二五:“玉妃忽见,其名 密华 ,厥字 邻倩 。” 宋 杨万里 《雪后霜晴元宵月色特奇》诗:“先烦玉妃整羽卫,次遣青女褰云关。” 清 陈澧 《甘州》词:“休肠断,玉妃烟雨,謫堕人间。”
(2).指 杨贵妃 。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见最高仙山,上多楼闕,西厢下有洞户,东嚮,闔其门,署曰:‘玉妃太真院’。”
(3).指梅花。 唐 皮日休 《行次野梅》诗:“蔦拂萝捎一树梅,玉妃无侣独裴回。” 宋 汪元量 《越州歌》:“鼇山灯月照人嬉, 宣德门 前万玉妃。” 宋 陈与义 《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三:“粲粲 江 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4).指雪花。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白霓先启涂,从以万玉妃。” 清 金农 《游天坛值雪》诗:“璿房璚室路幽微,晨降云軿万玉妃。”
《漢語大詞典》:怀玉(懷玉)
(1).谓怀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或怀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负薪。” 唐 骆宾王 《镂鸡子》诗:“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2).犹怀璧。 明 李东阳 《邯郸贾》诗:“ 长安 寳气横九州,贾儿身贵封为侯;匹夫怀玉尚不可,何怪贪儿死奇货。”参见“ 怀璧 ”。
分類:怀抱仁德
《漢語大詞典》:怀璧(懷璧)
左传·桓公十年:“ 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唐 李华 《咏史诗》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輒控弦。” 清 姚鼐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语卿且勿諫,怀璧不可居。”
分類:招祸怀才
《漢語大詞典》:玉塞
玉门关 的别称。晋书·秃发傉檀载记论:“控弦 玉塞 ,跃马 金山 。” 南朝 宋 谢庄 《舞马赋》:“辞水空而 南傃 ,去 轮臺 而东洎,乘 玉塞 而归寳,奄芝庭而献祕。” 宋 陆游 《芳华楼夜宴》诗:“少日壮心轻 玉塞 ,暮年幽梦堕 沧洲 。”参见“ 玉门关 ”。
分類:玉门关
《國語辭典》:玉门关(玉門關)  拼音:yù mén guān
两汉时期通往西域的关隘。位于敦煌西北七十五公里处,哈拉湖西,由于大量的和阗玉由此运入中土,故称为「玉门关」。也称为「玉门」、「玉关」。
《國語辭典》:玉阙(玉闕)  拼音:yù què
1.神仙的宫阙。晋。郭璞 游仙诗一九首之一二:「翘手攀金梯,飞步登玉阙。」
2.宫殿、朝廷。《西游记》第一一回:「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
《漢語大詞典》:玉屏
(1).玉饰的屏风。 汉 邹阳 《酒赋》:“君王凭玉几,倚玉屏,举手一劳,四座之士,皆若餔粱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姚 母﹞住花园中,极珠帘玉屏之丽。”
(2).指 杭州 的 玉屏山 。 宋 吴文英 《柳梢青》词:“ 玉屏 风冷愁人,醉烂熳梅花翠云。” 宋 翁元龙 《风流子·闻桂花怀西湖》词:“天阔 玉屏 空,轻阴弄,淡墨画秋容。”
《漢語大詞典》:玉册
亦作“ 玉策 ”。
(1).古代册书的一种。帝王祭祀告天或上尊号用之。用玉简制成。 晋 左思 《魏都赋》:“闚玉策於金縢,案图籙於石室。” 唐 岑参 《送许子擢第因寄王大昌龄》诗:“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简,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 清 汪懋麟 《登岱行》:“ 泰山 之神何洋洋,昭祀七十有二王。金函玉册降天府,岂但拜祷来下方。”
(2).传说中天子受命的符瑞。晋书·元帝纪:“于时有玉册见於 临安 ,白玉麒麟神璽出於 江寧 ,其文曰‘长寿万年’,日有重晕,皆以为中兴之象焉。”参见“ 册书 ”。
(3).珍藏的秘籍。 北周 庾信 《进象经赋表》:“九州既奠,近对河图,四辙中绳,全观玉策。”
(4).指仙道之书。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俗説 岱宗 上金篋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后汉书·方术传序:“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5).花灯名。《履园丛话·阅古·元石础》引 清 陆果泉 《石础歌》:“玉册流星鐙影散,《太平》新曲今谁哦。”自注:“ 士诚 盛时,尝于元夜张鐙,有玉册、流星、万点金、百花团诸名目。”
《國語辭典》:册书(冊書)  拼音:cè shū
古帝王册封臣下的诏书。分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十一种。《文选。班彪。王命论》:「全宗祀于无穷,垂册书于春秋,而况大夫之事乎。」《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绶、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
《國語辭典》:碎玉  拼音:suì yù
比喻洁白的牙齿。《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那女子启一点朱唇,露两行碎玉,向前道个万福。」《三国演义》第八回:「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