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
词典
2
分类词汇
8
佛典
1
词典
玄学
崇玄学
分类词汇
谈玄
四科
贵无
儒玄
孙许
玄席
言不尽意
名士风流
佛类词典
玄学
《國語辭典》:
玄学(玄學)
拼音:
xuán xué
1.魏晋时代,何晏、王弼等发挥道家老庄思想,融合周易等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因为谈论的为玄虚的道理,故称为「玄学」。
2.哲学的一部门,为英语Metaphysics的意译。参见「形而上学」条。
分類:
玄学
中国
佛学
研习
道家
家学
学说
学校
思想
译名
哲学
思潮
唐玄宗
《漢語大詞典》:
崇玄学(崇玄學)
见“ 崇玄馆 ”。
《漢語大詞典》:
崇玄馆(崇玄館)
亦称“ 崇玄学 ”。 唐 代官办的道教学校。 隋 有崇玄署,为管理道士僧尼的官署。 唐 代皇帝尊崇道教,以崇玄署改属宗正寺,僧尼则别属尚书祠部。 开元 二十九年置崇玄学,设博士,掌教玄学生,习
《
老子
》
、
《
庄子
》
、
《
文子
》
、
《
列子
》
。 天宝 二年,改称崇玄馆,改博士为学士。参阅 宋 王溥
《
唐会要·贡举下
》
、
《
新唐书·百官志三
》
。
分類:
官办
道教
教学
学校
《國語辭典》:
谈玄(談玄)
拼音:
tán xuán
谈论深奥玄妙的道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
分類:
谈论
玄学
宗教
玄理
教义
义理
《國語辭典》:
四科
拼音:
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分類:
四科
诗文
人品
高宗
四等
时举
举荐
科目
东观
德行
行举
人才
奏议
四条
书论
四门学
言语
标准
政事
天民
孝悌
儒学
诗赋
力行
文学
大人
玄学
儒术
史学
强直
《漢語大詞典》:
贵无(貴無)
魏 晋 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
《
老子
》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代表人物为 何晏 、 王弼 。 晋 裴頠
《崇有论》
:“察夫偏质有弊,而覩简损之善,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论说
》
:“然滞有者全繫於形用,贵无者专守於寂寥,徒鋭偏解,莫诣正理。” 唐
李磎
《广废庄论》
:“夫虚无用之心也,必凭於有者也;有之得行也,必存於虚也。是以有无相资,而后功立,独贵无贱有,固已疎矣。”
分類:
玄学
思想
天地万物
精神
《漢語大詞典》:
儒玄
儒学和玄学。
《
晋书·江惇传
》
:“性好学,儒玄并综。”
《
梁书·武帝纪下
》
:“加以文思钦明,能事毕究,少而篤学,洞达儒玄。” 唐
白居易
《除郑馀庆太子少傅制》
:“况动中礼法,学综儒玄,是谓羽仪之臣,可居师傅之任。”
分類:
儒学
玄学
《漢語大詞典》:
孙许(孫許)
晋 人 孙绰 和 许询 的并称。皆为 东晋 玄学诗人。 南朝 梁
沈约
《谢灵运传论》
:“ 文仲 始革 孙 许 之风, 叔源 大变 太元 之气。”
分類:
孙绰
玄学
诗人
《漢語大詞典》:
玄席
讲论玄学的座席。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时序
》
:“ 简文 勃兴,渊乎清俊,微言精理,函满玄席。”
分類:
讲论
玄学
座席
《國語辭典》:
言不尽意(言不盡意)
拼音:
yán bù jìn yì
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表达出来。《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今常用于书信的结尾,以表情深不尽之意。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病中作词一阙,词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言不尽意。」
分類:
表达
达思
玄学
思想
命题
提出
为书
书信
结尾
套语
《國語辭典》:
名士风流(名士風流)
拼音:
míng shì fēng liú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名士风度和习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咱们名士风流,正该洒脱些才是。」
分類:
名士
风度
文士
气韵
玄学
礼法
玄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玄妙之学问。佛学之通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