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疑异(疑異)
(1).疑义异文;疑问异议。后汉书·桓谭传:“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 刘歆 、 杨雄 辩析疑异。”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
(2).猜疑离心。后汉书·董卓传:“明年春, 傕 因会刺杀 樊稠 於坐,由是诸将各相疑异, 傕 汜 遂復理兵相攻。”
(3).疑惑诧异。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忽曛黑中一山横前,有窍如月,数百人皆自此入。心方疑异,而身亦度窍矣。”《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却説 魏延 在本寨中,夜作一梦,梦见头上忽生二角,醒来甚是疑异。”
《漢語大詞典》:猜妒
亦作“ 猜妬 ”。 猜疑妒忌。 唐 萧颖士 《江有枫》诗之九:“有鸟有鸟,粤鸥与鷺。浮湍戏渚,皎然洁素,忘其猜妒。” 宋 孙光宪 《遐方怨》诗:“任人猜妬恶猜防,到头须使似鸳鸯。”
分類:猜疑妒忌
《漢語大詞典》:交疑
相互猜疑。 唐 韩愈 《送齐暤下第序》:“及道之衰,上下交疑。” 宋 叶适 《除淮西提举谢表》:“人心交疑,物货浸少,兹为大虑,所贵周防。”
分類:相互猜疑
《漢語大詞典》:疑词(疑詞)
(1).亦作“ 疑辞 ”。表疑问语气的词。 唐 柳宗元 《复杜温夫书》:“所谓乎、歟、耶、哉、夫者,疑辞也。”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也邪通用:“论语:‘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朱 注曰:‘与,疑词;也,决词。’乃古人之文则有以‘也’字为疑词者。 陆氏 《〈经典释文〉序》所谓‘邪、也弗殊’是也。”
(2).猜疑离间的话。 宋 洪迈 容斋随笔·野史不可信:“或云 王公 ( 王钦若 )数进疑词於上前,故 莱公 ( 寇準 )因事出之。”
(3).不确切的言词。文献通考·经籍二十:“《通鑑》虽幸復古,然由千有餘岁之后追 战国 秦 汉 之前则远矣,疑词误説流於人心久矣。”
《漢語大詞典》:疑隙
亦作“ 疑隟 ”。 猜疑而生怨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后遇 袁悦 之间,遂致疑隟。”晋书·荀晞传:“初, 越 疑 晞 与帝有谋,使游骑於 成皋 间,获 晞 使,果得詔令及朝廷书,遂大构疑隙。”宋史·彭龟年传:“自古人君处骨肉之间,多不与外臣谋,而与小人谋之,所以交鬭日深,疑隙日大。”
分類:猜疑怨仇
《漢語大詞典》:疑防
(1).猜疑而防范。晋书·王浑传:“不可事事曲设疑防,虑方来之患者也。”南史·庾登之传:“ 明帝 疑防,宾客故人无到门者,唯 仲远 朝謁不替。”
(2).指猜疑防范之心。
分類:猜疑防范
《漢語大詞典》:猜惊(猜驚)
猜疑惊骇。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吴祉 等乃多赐 迷唐 金帛,令糴穀市畜,促使出塞,种人更怀猜惊。”
分類:猜疑惊骇
《漢語大詞典》:猜怨
猜疑怨恨。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必使猜怨愚贤,则嚬笑入戾;期变犬马,则步顾成妖。”北史·周纪下:“摈斥近臣,多所猜怨。”
分類:猜疑怨恨
《國語辭典》:左猜  拼音:zuǒ cāi
怀疑、猜忌。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你个将军休左猜,俺可便专心儿等待,等待你个擎天架海栋梁材。」元。张可久〈醉太平。尘蒙了镜台〉曲:「不提防今夜故人来,你将我左猜,小冤家怕不道心儿里爱,老妖精拘管的人来煞。」也作「做猜」。
分類:起疑猜疑
《漢語大詞典》:猜情
猜疑之心。后汉书·邓禹传论:“荣悴交而下无二色,进退用而上无猜情,使君臣之美,后世莫闚其閒。”
分類:猜疑
《漢語大詞典》:猜携(猜攜)
猜疑而怀有二心。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若夫英图迈俗,义旅如云, 湓垒 猜携,用掩戎略。” 唐 张九龄 《贺奚契丹并自离贰廓清有期状》:“贼数将尽,触绪猜携,边镇勤兵,伺隙而动,诛剪有日,廓清可期。”
分類:猜疑二心
《漢語大詞典》:猜恨
猜疑怨恨。东观汉记·段熲传:“ 张奂 事埶相反,遂怀猜恨。”《文选·鲍照〈白头吟〉》:“何慙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李善 注:“《方言》曰:猜,疑也。” 唐 冯著 《短歌行》:“君但开怀抱,猜恨莫怱怱。”
分類:猜疑怨恨
《漢語大詞典》:嫌贰(嫌貳)
猜疑,猜忌。《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姦谗并起,更相陷懟,转成嫌贰。”梁书·武帝纪上:“积相嫌贰,必大诛戮。”
分類:猜疑猜忌
《漢語大詞典》:猜矫(猜矯)
猜疑矫饰。 唐 陈子昂 《麈尾赋》:“古人有言:天地之心,其间无巧,冥之则顺,动之则夭。谅物情之不异,又何有於猜矫。”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託因细事,嘖有烦言,猜矫多端,其斯可验。此 唐 人之至论也。”
分類:猜疑矫饰
《漢語大詞典》:猜诈(猜詐)
猜疑奸诈。 唐 王勃 《三国论》:“﹝ 曹操 ﹞信超然之雄杰矣,而弊於褊刻,失於猜诈, 孔融 、 荀彧 ,终罹其灾; 孝先 、 季珪 ,卒不能免。”
分類:猜疑奸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