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疏慢
亦作“疎慢”。亦作“踈慢”。
(1).轻忽,怠慢。孔丛子·抗志:“夫其亲敬非心,见吾所可亲敬也,则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北史·封懿传:“ 道武 引见,问以 慕容 旧事, 懿 应对疏慢,废黜还家。” 宋 欧阳修 《与吕正献公晦叔书》:“而久闕驰诚,恃知之厚,必不罪其疎慢也。”《东周列国志》第四六回:“ 芈氏 来至东宫, 商臣 迎拜甚恭,三献之后,渐渐疎慢,中馈但使庖人供饌,自不起身。”
(2).疏远,不亲近。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梢公道疎者下船。您兄弟想来,嫂嫂姪儿与哥哥正是着亲的,惟您兄弟是个疎慢些的,理当下水。”
(3).粗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惟 滇 中纸最坚……其坚乃与绢素敌,而色理疏慢苍杂,远不如 越 中。”
(4).谓放纵狂傲。 唐 韦应物 《野居》诗:“结髮屡辞秩,立身本踈慢;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
《国语辞典》:卖狂(卖狂)  拼音:mài kuáng
言行举止狂傲不谦虚,自大自誇。如:「你怎么可以在老爹前面如此卖狂?」
《漢語大詞典》:骄扬(驕揚)
骄纵狂傲。《汉书·五行志上》:“又多兄弟亲戚骨肉之连,骄扬奢侈,恣睢者众,所谓重难之时者也。” 明 文徵明 《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先是君为武选郎中,有兵官骄扬喜訐,君以职分临之,遂为所诬。”
分類:骄纵狂傲
《国语辞典》:撇齿拉嘴(撇齿拉嘴)  拼音:piě chi lā zuǐ
1.龇牙咧嘴。如:「那碗酸辣汤辣得他撇齿拉嘴的。」
2.撇著嘴,表示狂傲不屑的样子。如:「瞧他撇齿拉嘴的,极不认同老闆的说法!」
《国语辞典》:不肯一世  拼音:bù kěn yī shì
狂傲自满,以为无人能及。形容狂妄自大到极点。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称文正公书与乐毅论同法。」也作「不可一世」。
《漢語大詞典》:謷悍
狂傲凶悍。謷,通“ 傲 ”。新唐书·藩镇传·李载义:“虏忸习,益謷悍,至鞭候人,剽突市区。”
分類:狂傲凶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