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太息攀树
 
柳犹如此
  
桓公叹柳
 
桓公柳
 
桓大将军枝条如此
 
树犹如此
 
江潭杨柳忆手种
 
江潭树老
 
江头柳十寻
 
泫泪攀枯柳
 
长亭树

相关人物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4~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晋书》卷八十一〈桓宣列传·(族子)桓温〉~28~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國語辭典》:犹如(猶如)  拼音:yóu rú
如同、好像。《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东方朔传》:「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词人墨客得了此笺,犹如拱璧。」
分類:犹如如同
《国语辞典》:树犹如此(树犹如此)  拼音:shù yóu rú cǐ
树木尚且有这么大的变化。参见「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条。暗指人事的变迁比树木更剧烈。多用以感叹时光的流逝。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国语辞典》: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拼音: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树木尚且有这么大的变化,更何况是人呢?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多用于感伤人生的变化。北周。庾信〈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悽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唐。卢照邻〈病梨树赋。序〉:「岂赋命之理,得之自然,将资生之化,有所偏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漢語大詞典》:封刀
(1).谓授予使者诛杀大权。犹如俗称“尚方宝剑”,常以黄绫封裹,故称。旧唐书·第五琦传:“ 进明 ( 贺兰进明 )未有战功, 玄宗 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 进明 之首。’”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禄山 反,使 蔡希德 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
(2).将刀封裹,意谓停止杀戮。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越二日入曰:‘兵封刀,行且去,郎活矣!’” 叶圣陶 《金耳环》:“ 席占魁 听熟又想惯了的‘破城明取,三天封刀’的话,不绝地在他脑中闪现。”
《國語辭典》:有如  拼音:yǒu rú
好比、好像。《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性深阻,有如城府。」
《國語辭典》:永夜  拼音:yǒng yè
长夜。《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徐干诗》:「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國語辭典》:一体(一體)  拼音:yī tǐ
1.关系密切如一整体。《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三国蜀。诸葛亮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一肢。比喻微小的一部分。《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
3.全体。如:「一体遵照」。《西游记》第四回:「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不许再称大王。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4.一律、一同。《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列传》:「陈馀、张耳一体有功于赵。」《三国演义》第三○回:「将沮授锁禁军中,待我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
《國語辭典》:而何  拼音:ér hé
1.如何。《左传。昭公四年》:「牛谓叔孙见仲而何?」
2.是什么。《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辕固传》:「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
《漢語大詞典》:吏隐(吏隱)
(1).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唐 宋之问 《蓝田山庄》诗:“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唐 白居易 《江州司马厅记》:“ 江州 左 匡庐 ,右 江 湖 ,土高气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隐者,捨此官何求焉?” 宋 王禹偁 《游虎丘》诗:“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芗畇公挽联》:“鱣舍怡情,看三径香多,省识人如菊淡;鲤庭侍养,悵六年吏隐,遽闻诗咏莪哀。”
(2).山名。一名 洼尊山 。在 浙江省 缙云县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上:“ 吏隐山 ,在 縉云 ,县令 李阳冰 退居于此山,创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 阳冰 凿石为洼尊。”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六·处州府》:“ 吏隐山 ,县治东北,一名 洼尊山 ,以 唐 县令 李阳冰 名。”
《國語辭典》:脱屣(脫屣)  拼音:tuō xǐ
脱鞋子。比喻把事情看很简单,有轻视的意思。《三国志。卷二四。魏书。崔林传》:「刺史视去此州如脱屣,宁当相累邪?」
《漢語大詞典》:应期(應期)
(1).顺应期运。 三国 魏 曹植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於赫四圣,运世应期。”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陛下应期万世,接统千祀。” 唐 李白 《当涂李宰君画赞》:“应期命世,大贤乃生。”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林宗 才非应期,器不絶伦。”
(2).犹如期。 唐 韩愈 《贺雨表》:“龙神效职,雷雨应期。”
《漢語大詞典》:凡今
犹如今,当今。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羣雄。”
《國語辭典》:传灯(傳燈)  拼音:chuán dēng
佛教以灯象徵智慧,众生因智慧而解脱,故称教导佛法为「传灯」。清。钱谦益 定慧寺诗:「麒麟可即图,龙像俱传灯。」后亦见用于民间宗教的传法。
《國語辭典》:好似  拼音:hǎo sì
1.犹如。宋。吴琚〈酹江月。玉虹遥挂〉词:「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如同久旱逢甘雨,好似他乡遇故知。」
2.胜过。《水浒传》第一○回:「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那里收草料时,有些常例钱钞。」《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料想做官自然好似坐馆。」
《漢語大詞典》:司马树(司馬樹)
晋 大司马 桓温 所植之柳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北征,经 金城 ,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 明 高启 《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 汉南 已老司马树, 峴首 已仆 羊公 碑。”
《漢語大詞典》:柳老悲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 桓温 )北征,经 金城 ,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柳老悲 桓 ,松高对 阮 ,未办为邻地。”
分類: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