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马可(马可)  拼音:mǎ kě
Mark
人名。生卒年不详。犹太人,相传为《新约》中的第二福音书的撰写人。
《国语辞典》:参孙(参孙)  拼音:cān sūn
旧约故事中的人物。为中古犹太人的领袖之一。秉赋神力,以身强力大著称,曾徒手撕裂狮子。后西方文学中常用以比喻大力士。
《国语辞典》:哭墙(哭墙)  拼音:kū qiáng
位于以色列耶路撒冷的旧城内,为犹太人的精神象徵。哭墙原是大希律王扩建神殿的西墙,西元70年,罗马大军入侵,城堡于战火中被焚毁,唯独西墙残留至今。此后犹太人又遭放逐,流浪世界各地。十几世纪以来这面墙一直受到犹太人缅怀,既追念先祖事迹,亦以坚定民族复国的信心。也称为「西墙」。
《国语辞典》:马克斯(马克斯)  拼音:mǎ kè sī
Heinrich Karl Marx
人名。(西元1818~1883)德籍犹太人,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与思想家。马克思本人及他与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论著,主要是透过辩證唯物论探讨异化劳动和阶级斗争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著有《共产党宣言》(与恩格斯合著)、《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书。多译作「马克思」。
《国语辞典》:安妮的日记(安妮的日记)  拼音:ān ní de rì jì
书名。荷兰籍犹太人安妮。佛兰克的日记。叙述德军占领阿姆斯特丹时,她与家人躲藏的艰辛生活。透过其少女心境,呈现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
《国语辞典》: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  拼音:yóu tài fù guó zhǔ yì
犹太人在故乡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独立自主国的信念。西元一八九七年,奥地利人赫茨尔在瑞士巴尔塞召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起草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巴尔塞纲领,宣称「犹太复国主义所追求的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受到公法保护的家园」。二次大战后,犹太民族终于在中东建立以色列。
《国语辞典》:锡安主义(锡安主义)  拼音:xí ān zhǔ yì
锡安,指耶路撒冷或犹太人的故土。锡安主义为起源于十九世纪后期的犹太人复国运动,目的在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家园。西元一九四八年,由于锡安主义者的努力,犹太人终于在联合国的同意下,如愿以偿的建立以色列国。时至今日,锡安主义仍以各种方式继续发挥其影响力,更是犹太人对以色列强烈向心力的来源。
《国语辞典》:以阿战争(以阿战争)  拼音:yǐ ā zhàn zhēng
西元一九四八年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以后,与阿拉伯各国间发生多次战争,统称为「以阿战争」。
《国语辞典》:安息年  拼音:ān xí nián
古代犹太人以每第七年为安息年,农人可停止耕作一年。今大学教授,任职至第七年,可休息一年,也称为安息年。
《国语辞典》:大祭司  拼音:dà jì sī
在犹太人的祭司制度上居最高位的人,兼任犹太最高议会的主席职。每年在赎罪日,他必须进入圣殿的主圣所,为他自己和以色列人的罪献祭。
《国语辞典》:贝娄(贝娄)  拼音:bèi lóu
Saul Bellow
人名。(西元1915~?)原籍俄国的犹太人,生于加拿大蒙特娄,后移居美国。其小说范围广大,从新世界的追寻到旧世界的批评,都结合成一体。西元一九七六年以《韩伯的礼物》(Humboldt's Gift)一书获得普立兹文学奖,旋即获得一九七六年诺贝尔文学奖。
《国语辞典》:柴门霍夫(柴门霍夫)  拼音:chái mén huò fū
Zamenhof
人名。(西元1859~1917)波兰犹太人。原为医生,后研究语言学,为世界语的创始者。也译作「柴门霍甫」。
《国语辞典》:普珥日  拼音:pǔ ěr rì
犹太人纪念祖先,受以斯帖和末底改的援助,而逃避了哈曼陷害的日子。约在三月一日。
《漢語大詞典》:反对派
对习俗、法律、政策或运动的反对者
特指反对某项事物(如一项政策或政党)的集体
辩论时持反对意见的一派
犹太教用语,特指坚持传统教义而反对18世纪中叶东欧哈西德运动的犹太人
凡事抗议的人
《国语辞典》:拉比  拼音:lā bǐ
犹太人对师长的尊称。为希伯来语Rabbi的音译。后专指犹太教内负责执行教规、教律和主持宗教仪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