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预力混凝土(预力混凝土)  拼音:yù lì hùn níng tǔ
在混凝土构体中埋设高强力钢键(由多根钢丝缠绕成的束状物),于混凝土凝固前或凝固后,预先施力于该钢键所成的构材。在加压或载重时,可承受更大的压力或更大的载重量。国内的高速公路、中兴桥、光复桥等皆使用此种构材。
《国语辞典》: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基质)  拼音:yè lǜ tǐ jī zhí
叶绿体内散布许多囊状膜,而囊状膜外的胶状物质,称为「叶绿体基质」。内含酵素,可固定二氧化碳以合成葡萄糖。
《国语辞典》:细胞原生质(细胞原生质)  拼音:xì bāo yuán shēng zhí
充满细胞内部的半流动、半透明的胶状物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具有吸收养分、新陈代谢、生殖等功能。
《国语辞典》:雷射血管成形术(雷射血管成形术)  拼音:léi shè xiě guǎn chéng xíng shù
利用雷射产生光热,以熔解血管中的粥状物,使血管恢复畅通的方法,称为「雷射血管成形术」。这种方法需将一根雷射导管放入血管,在X光的帮助下,将导管通到出现阻塞的部位,启动电源,利用热能烧掉硬块,将血管打通。目前这种技术主要用来治疗股动脉等周边血管阻塞的症状。
《国语辞典》:玻璃体(玻璃体)  拼音:bō li tǐ
在眼球内水晶体后方的无色透明胶状物质。约佔眼球内腔五分之四的体积,并和睫状体及网膜连接,有支撑眼球内壁与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国语辞典》:薄片子  拼音:bó piàn zi
轻薄的片状物。《红楼梦》第四○回:「这个薄片子还说是内造上用呢,竟连这个官用的也比不上了。」
分类:轻薄状物
《国语辞典》:矽土  拼音:xì tǔ
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矽,用于生产玻璃、陶瓷器以及研磨砂所预备的白色粉状物。
《国语辞典》:血痂  拼音:xiě jiā
伤口血液凝结成的块状物。如:「伤口已结成血痂。」
《国语辞典》:髓鞘  拼音:suǐ qiào
包于髓神经轴突之外的白色胶状物,由许多细胞膜围绕纤维而成,可保护神经纤维轴突,有如电线绝缘体。
《国语辞典》:屉儿(屉儿)  拼音:tì ér
1.装在床上、椅上或窗上可以用来隔层的片状物。如:「椅子屉儿」。也称为「屉子」。
2.器物所附的匣子,可以推入或拉出,并能存放东西。也作「屉子」。
《国语辞典》:釉药(釉药)  拼音:yòu yào
涂在陶瓷表面的一种玻璃状物质。普通以长石、石英、硼砂、白垩、陶土等物依一定比例混合研碎,加水成浆而成。以浸、淋、绘、喷等方式涂布于陶瓷表面,阴乾后入窑烧制,会在陶瓷表面形成发亮的薄膜。若在釉药中加入不同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的颜色,具有装饰成品的功用。
《国语辞典》:鸡爪钉(鸡爪钉)  拼音:jī zhǎo dīng
形似鸡爪的钉状物,用来阻绝通行。如:「警察用鸡爪钉来阻绝违规游行车辆的通行。」
《国语辞典》:火楣子  拼音:huǒ méi zi
以火纸捻制的细管状物,是点火的工具。也称为「火煤子」。
《国语辞典》:纺锤体(纺锤体)  拼音:fǎng chuí tǐ
细胞分裂时,由无数纤维状物质组成的纺锤形结构。著色性较弱。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即系由纺锤体的拉动而完成,细胞分裂后即消失。
《国语辞典》:卵块(卵块)  拼音:luǎn kuài
某些卵生动物的卵,产卵后黏结成的块状物。如:「植物园的荷花梗上,常常可见福寿螺的卵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