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73
词典
29
分类词汇
243
佛典
1
共243,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连保
偶犯
引渡
籍死
罪例
原犯
罪党
罪臧
哲民
倍论
没收
罪梯
刑求
扫黑
赃仗
《漢語大詞典》:
连保(連保)
宋 代行保甲法。保内有人犯罪,要举报告发,否则连坐同保之人。是谓“连保”。
《
宋史·卢秉传
》
:“持法苛严,追胥连保,罪及妻拏,一岁中犯者以千万数。” 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追胥连保罪及孥,百日愁叹一日娱。”
分類:
人犯
犯罪
报告
告发
《漢語大詞典》:
偶犯
偶然冒犯
偶然犯罪者
分類:
偶然
犯罪
冒犯
《國語辭典》:
引渡
拼音:
yǐn dù
一国将在其领域外犯罪或受科刑而现居于境内的人,应有关国家的请求,交由该国追诉或处罚。惟政治犯,在国际法上以不引渡为原则。
分類:
引渡
引导
疏引
渡过
引水
水流
过水面
他国
国要
要求
当时
境内
指控
犯罪
判刑
移交
审判
处罚
《漢語大詞典》:
籍死
犯罪被籍没致死。
《
太平广记
》
卷一五○引
《
前定录·李泌
》
:“不出三年,当有赤族之祸,须覔 黄中君 方免……宜三月三日,全家出城覔之,不见,必籍死无疑;若见,但举家悉出哀祈,则必免矣。”
分類:
犯罪
籍没
致死
《漢語大詞典》:
罪例
犯罪的案例。
《
晋书·刑法志
》
:“故集罪例以为刑名,冠於律首。”
分類:
犯罪
案例
《国语辞典》:
原犯
拼音:
yuán fàn
犯罪者有二次以上的犯罪行为时,称以前所犯之罪为「原犯」。相对于再犯而言。
分类:
犯罪
二次
罪行
为时
以前
前所
《漢語大詞典》:
罪党(罪黨)
犯罪作恶的同伙。
《
管子·七臣七主
》
:“姦臣痛言人情以惊主,开罪党以为讎。”
分類:
犯罪
作恶
同伙
《漢語大詞典》:
罪臧
贪污盗窃等犯罪行为所得的财物。臧,同“ 赃 ”。
《
汉书·薛宣传
》
:“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分類:
贪污
盗窃
犯罪
罪行
财物
《漢語大詞典》:
哲民
谓制裁犯罪者。哲,通“ 折 ”。
《
墨子·尚贤中
》
:“先王之书,
《吕刑》
道之…… 使夷 降典,哲民惟刑。”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
“哲人惟刑”:“﹝
《吕刑》
﹞上文‘ 伯夷 降典,折民惟刑’。传曰:‘ 伯夷 下典礼教民,而断以法。’
《
墨子·尚贤篇
》
引作‘哲民惟刑’。‘折’正字也,‘哲’借字也。折人惟刑,犹云哲民惟刑耳。”参见“ 哲人 ”。
分類:
制裁
犯罪
《國語辭典》:
哲人
拼音:
zhé rén
贤明而智慧卓越的人。《礼记。檀弓上》:「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文选。江淹。杂体诗。嵇中散》:「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
分類:
哲人
智慧
制裁
卓越
犯罪
《漢語大詞典》:
倍论(倍論)
官吏频犯赃罪,如所犯罪法不等,即以重赃之数并入轻赃,然后折半论罪,称为倍论。
《唐律·名例》
:“即以贜致罪,频犯者并累科;若罪法不等者,即以重贜併满轻贜,各倍论。”注:“倍,谓二尺为一尺。” 长孙无忌 等疏议:“假令县令受财枉法六疋,合徒三年;不枉法十四疋,亦合徒三年;又监临外窃盗二十九疋,亦徒三年;强盗二疋,亦合徒三年;受所监临四十九疋,亦合徒三年。准此以上五处贜罪,各合徒三年,累於‘受所监临’,总一百疋,仍倍为五十疋,合流二千里之类。”
分類:
官吏
犯罪
不等
并入
《國語辭典》:
没收(沒收)
拼音:
mò shōu
强制将私有物充公,称为「没收」。如:「没收财产」。
分類:
没收
权势
犯罪
违反
禁令
夺取
财产
强制
窃取
制地
他人
收归
归公
财物
公有
《漢語大詞典》:
罪梯
谓导人犯罪的阶梯。 汉 桓宽
《
盐铁论·本议
》
:“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是开利孔为民罪梯也。” 唐
白居易
《不夺人利策》
:“耗羡之财不入於府库,折毫之计不行於朝廷者,虑其利穴开而罪梯构。”
分類:
导人
人犯
犯罪
阶梯
《国语辞典》:
刑求
拼音:
xíng qiú
在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嫌疑犯或被告遭到司法警察、情治单位人员以各种粗暴的手段逼问口供。如:「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刑求取得的犯罪嫌疑犯自白,不得做为犯罪證据。」
分类:
犯罪
罪案
案件
侦查
被告
人员
粗暴
口供
《国语辞典》:
扫黑(扫黑)
拼音:
sǎo hēi
司法单位扫除具犯罪事实的非法组织、集体。如:「检、调等单位一连串的扫黑行动,令黑道人物个个闻风丧胆。」
分类:
司法
扫除
犯罪
事实
非法
组织
集体
《國語辭典》:
赃仗(贓仗)
拼音:
zāng zhàng
用以證明贪污受贿的赃物。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既有赃仗,可怎生前官手里不结绝?」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现今俺船上,他撇下一把刀,便是赃仗了也。」也作「赃證」。
分類:
罪证
犯罪
证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