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朅伽
(1).犀牛。
(2).剑。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三六:“朅伽…… 唐 云劒。”
分類:犀牛
《漢語大詞典》:独笋牛(獨筍牛)
犀牛的别名。 宋 陶谷 清异录·兽:“ 李栖筠 家号犀为独笋牛……以避讳故也。”笋,一本作“ 笋 ”。
分類:犀牛
《漢語大詞典》:奴角
(1).犀牛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一:“犀牛,一名奴角。”
(2).指犀牛鼻上之小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犀似水牛,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食角也,又名奴角,小而不椭。”
《漢語大詞典》:虎兕
虎与犀牛。比喻凶恶残暴的人。《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 汉 王逸 《九思·逢尤》:“虎兕争兮於廷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 董宋臣 巨姦宄也,乃优纵之,以出虎兕之柙,人心怨怒,致此彗妖。”明史·王德完传:“今出虎兕以噬羣黎,纵盗贼而吞赤子,幽愤沉结,叩诉无从。”
《漢語大詞典》:水犀
(1).犀牛的一种。因生活于水中,故名。国语·越语上:“今 夫差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韦昭 注:“犀形似豕而大。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水犀。”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水犀出入水中,最为难得……水犀皮有珠甲,山犀则无。” 清 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水犀角在鼻,石羊胆藏足。”
(2).见“ 水犀军 ”。
(3).草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草犀﹝集解﹞引 陈藏器 曰:“草犀生 卫 、 婺 、 洪 、 饶 间,苗高二三尺,独茎,根如细辛。生水中者名水犀。”
《漢語大詞典》:水犀军(水犀軍)
(1).披水犀甲的水军。 唐 杜牧 《润州》诗之二:“ 谢朓 诗中佳丽地, 夫差 传里水犀军。”
(2).多借指水上劲旅。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哀姑苏:“ 王叔闰 有诗哀之云:‘天星夜坠水犀军,又见 吴 宫走鹿羣。’” 清 文廷式 《过洞庭湖》诗:“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万水犀军。” 蒋士超 《秋日百花洲绝句》:“欲唱横 汾 追 汉武 ,已无十万水犀军。”亦省称“ 水犀 ”。 明吾邱瑞《运甓记·闻叛勤王》:“水犀十万,人人出没深渊。” 清 龚鼎孳 《樟树行》:“地近军城耀水犀,天开阿阁巢云凤。” 清 梁信芳 《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怀》诗:“水犀岂有乘墉志,一旅西来竟问津。”
《漢語大詞典》:犀象
(1).犀牛和象。孟子·滕文公下:“﹝ 周公 ﹞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晋 左思 《蜀都赋》:“孔翠羣翔,犀象竞驰。” 宋 陆游 《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诗:“气力倒犀象,律吕谐鸞凤。”《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凡剑之利者,水断蛟龙,陆剸犀象。”
(2).犀角和象牙。 秦 李斯 《上书秦始皇》:“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文选·张衡〈东京赋〉:“贱犀象,简珠玉。” 吕延济 注:“犀象,牙角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汧公 勉 为 岭 南节度使,罢镇。行到 石门 停舟,悉搜家人犀象,投于江中而去。”
《漢語大詞典》:青兕
青兕牛。古代犀牛类兽名。一角,青色,重千斤。《楚辞·招魂》:“君王亲发兮惮青兕。” 王逸 注:“言 怀王 是时亲自射兽,惊青兕牛而不能制也。” 洪兴祖 补注:“尔雅:兕,似牛。注云:一角,青色,重千斤。” 明 陈子龙 《昆明池治水战歌》:“鸛鹅唼藻声徘徊,老蛟失翼青兕哀。”
《國語辭典》:犀甲  拼音:xī jiǎ
犀牛皮制成的甲冑。《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唐。杜牧郡斋独酌〉诗:「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漢語大詞典》:犀兕
(1).犀牛和兕。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列子·仲尼:“吾之力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 晋 左思 《吴都赋》:“乌菟之族,犀兕之党。”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犀兕齐山积,牛羊遍谷横。”
(2).指犀兕的皮。荀子·议兵:“ 楚 人鮫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摜犀兕之甲,以涉不测之渊。”
(3).指以犀兕皮制的甲或盾。《商君书·弱民》:“脇蛟犀兕,坚若金石。” 朱师辙 解诂:“胁,两旁也。蛟,借为‘鮫’。言 楚 兵披鮫鱼犀兕之甲,坚若金石。”
《漢語大詞典》:石犀
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秦孝文王 以 李冰 为 蜀 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 唐 岑参 《石犀》诗:“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 元 袁桷 《送巨德新四川省郎中》诗之二:“筹边旧式传铜马,弔古新诗问石犀。”
《漢語大詞典》:齿革(齒革)
上古特指象牙和犀牛皮。书·禹贡:“厥贡……齿革、羽毛。” 孔颖达 疏:“云:‘元龟象齿。’知齿是象牙也……革之所美,莫过於犀,知革是犀皮也。”周礼·天官·内府:“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引申为珍贵的器物材料。 明 唐顺之 《赠张地官督赋江南》诗:“舳艫接水通千里,齿革盈筐备五材。”
《漢語大詞典》:生犀
(1).活犀牛。汉书·王莽传上:“ 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元年春正月, 中山王 焉 来朝。 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 李贤 注引 刘欣期 《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
(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
(3).借指劲兵。 唐 陆龟蒙 《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参见“ 犀甲 ”。
(4).指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
《國語辭典》:犀甲  拼音:xī jiǎ
犀牛皮制成的甲冑。《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唐。杜牧郡斋独酌〉诗:「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國語辭典》:犀革  拼音:xī gé
犀牛皮。《左传。庄公十二年》:「陈人使妇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孔子家语。卷五。子路初见》:「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分類:犀牛牛皮
《漢語大詞典》:野兕
犀牛的一种,性凶悍。 元 王恽 《鹿喻》诗:“野兕出其侧,暗蹂山前田。”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为农为工为商为兵者,而不教之以识大义,通文法,则愚者若海绒,悍者若野兕。”参见“ 野牛 ”。
分類:犀牛凶悍
《國語辭典》:野牛  拼音:yě niú
动物名。哺乳类偶蹄目。形状与家牛相似,毛褐色,头部和颈部有长毛,背部隆起。种类繁多,分别产于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
《國語辭典》:犀皮  拼音:xī pí
1.犀牛皮。《宋书。卷八四。孔觊传》:「龙骧将军阮佃夫募得蜀人数百,多壮勇便战,皆著犀皮铠,执短兵。」
2.一种填漆。花纹不具象,制法是在髹漆半乾时,在表面造成凹斑,通常以赤、黄、黑等色填补凹处,俟乾后打磨平滑,即显出暗花,如松鳞、云影,又似犀牛的皮色,有自然之美,故称为「犀皮」。
《漢語大詞典》:犀毗
(1).带钩。汉书·匈奴传上:“黄金飭具带一,黄金犀毗一。” 颜师古 注:“犀毗, 胡 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 元 杨维桢 《春侠杂词》之四:“上楼更衣玉山倒,腰间带脱金犀毗。”
(2).亦作“ 犀皮 ”。漆器的别称。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漆器有所谓犀皮者,出 西毘国 ,讹而为犀皮。”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犀毗》:“髹器称犀毗者,人不解其义,譌为犀皮……盖毗者,脐也。犀牛皮坚有文,其脐旁四面文如饕餮相对,中一圜眼,坐卧起伏,磨礪光滑。西域人 剸西 ,剜取之以为腰带之饰……后世髹器倣而为之,曰白犀毗焉。有以细石水磨,混然成凹者,曰滑地犀毗。黑剔为是,红剔则失本义矣。”
分類:带钩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