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牵拉(牽拉)
牵引拉住。《科学画报》1982年第9期:“钢索只能像蜘蛛网般从四面八方牵拉。”
分類:牵拉牵引
《漢語大詞典》:牵率(牽率)
(1).牵拉。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寧辑东夏,而曲媚姦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輒使首名。”
(2).带领;引导。三国志·蜀志·张翼传:“﹝ 姜维 ﹞心与 翼 不善,然常牵率同行。”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牵率使读书,推挽令効官。” 宋 范成大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诗之二:“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説报书迟。”
(3).犹草率。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酬嘉藻,长揖愧吾生。” 唐 白居易 《张正一致仕制》:“所宜颐养,不可牵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集:“而后世应酬牵率之作,决科俳优之文,亦汎滥横裂而争附别集之名。”
(4).犹言牵强附会。 明 文徵明 《送提学黄公叙》:“学者至於摘抉经书,牵率词义,以习其説。”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八:“其见于雅言,仍不能不牵率于君主之旧制,亦止据乱之世之法已耳。”
(5).犹牵拘,牵缠。 唐 张楚 《与达奚侍郎书》:“加以物务牵率,形役徒劳。” 宋 欧阳修 《与薛少卿公期书》:“祇是沿路多故旧相识,所至牵率,又少便人作书入京。” 朱自清 《杂诗三首》序:“当时颇想仿作一回,却因人事牵率,将那心思阁置了。”
(6).株连;拖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老奴草菅人命,毒心应手,致获此报,牵率老娘,以至于此。”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小妹热心难遏,是以不惮此行,如何牵率二君,良深歉仄!”
《國語辭典》:牵挂(牽掛)  拼音:qiān guà
心中挂念。《宋元戏文辑佚。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自从见了心牵挂,心儿里撇他不下。」《红楼梦》第二一回:「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也作「牵念」。
《國語辭典》:牵掣(牽掣)  拼音:qiān chè
1.牵拉。《孔子家语。卷七。五刑解》:「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闻而谴发,则白冠釐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君不使有司执缚牵掣而加之也。」
2.牵缠受制,行动不能自由。《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也作「牵制」。
《漢語大詞典》:牵攀(牽攀)
(1).犹牵缠。 三国 魏 曹操 《秋胡行》之一:“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七:“人生百岁间,苦乐相牵攀。”
(2).牵拉。 唐 杜甫 《彭衙行》:“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分類:牵拉牵缠
《漢語大詞典》:牵曳(牽曳)
亦作“ 牵拽 ”。
(1).牵拉;拖带。后汉书·申屠刚传:“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於前,羣臣莫敢正言。”宋书·谢灵运传:“今虚声为罪,何酷如之……诚復内省不疚,而抱理莫申,是以牵曳疾病,束骸归欵。”法苑珠林卷二一:“故遣迎上像,初在举数人可举,今加以壮夫数十,确不移处,后更足以事力輲车牵拽,仅得上船。”《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汝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背后 魏 兵赶到,牵拽不动,扛抬不去。”
(2).犹牵制。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令 魏能 ……等渐那向东,傍城寨牵拽,如此则 契丹 必有后顾之忧,未敢轻议悬军深入。”
(3).犹言东拉西扯。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扳今掉古,牵曳不休,令人不耐。”
《漢語大詞典》:扯拽
(1).牵拉;拉拽。《三国志平话》卷上:“ 张飞 大怒,挥拳直至 段珪 跟前, 刘备 、 关公 二人扯拽不住。” 清 李渔 《比目鱼·寇发》:“把龙旗扯拽,把龙旗扯拽,虎豹衝锋,犀象张威,豺狼肆啮。” 克非 《春潮急》四二:“ 金毛牛 不敢怠慢……一手挽鼻绳,一手持长鞭,靠着扯拽、威胁,和口里‘呐呐呐’的诓唤,将牛赶到犁头前面。”
(2).胡扯。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他半生花酒肆颠狂,对人前扯拽都是谎。”
(3).勉强谋求。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南都方言……勉强营为曰掤拽,曰巴结,曰扯拽。”
《漢語大詞典》:引曳
牵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至搜索隐僻,就而引曳,亦怪事也。”
分類:牵拉
《漢語大詞典》:牵持(牽持)
牵拉。《汉书·公孙弘传》:“夫虎豹马牛,禽兽之不可制者也,及其教驯服习之,至可牵持驾服,唯人之从。” 清 管同 《黄蛟门传》:“人或招饮食,必坚拒逃匿,须要觅牵持,不得已而后至。” 郭沫若 《瓶》诗之一:“ 宝叔山 上的崖石过于嶙峋,我还牵持过她那凝脂的手颈。”
分類:牵拉
《國語辭典》:牵扯(牽扯)  拼音:qiān chě
牵连。如:「事情本来就已经够复杂了,你还把他牵扯进来!」
《漢語大詞典》:系引(係引)
犹言牵拉。 汉 贾谊 新书·阶级:“闻谴訶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清室而请其罪尔,上弗使执缚係引而行也。”
分類:牵拉
《漢語大詞典》:牵挽(牽輓)
(1).亦作“ 牵輓 ”。牵拉。指拉物。后汉书·董卓传:“牵挽臣车,使不得行。”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石麤肆磨礪,波恶厌牵挽。”法苑珠林卷二二:“ 晋州 陷日,像汗流地……后欲倒之,人牛六十牵挽不遂。” 明 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随车少妇劳牵輓,失穴残胡尚陆梁。”《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星罗棋布的油井,牵挽着条条‘油龙’飞腾疾游。”
(2).牵扯。 清 恽敬 《望仙亭记》:“若 纯阳真人 ,求之縉绅先生之撰述,未尝言其学於 释 氏,而 释 氏必牵挽之。”
(3).援引。指用人。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陛下始缘都城楮贱米贵,牵挽用臣。今虽楮稍重而贱之源犹在;糴渐平而贵之根自若,惧终不足寄委。”《元典章·吏部二·父子兄弟做官回避》:“前省官 阿合马 、 郝禎 等……父子居於省部,子姪列於州郡,牵挽私亲,树立党錮,莫甚於此。”
(4).牵制。 清 黄宗羲 《五军都督府都事佩于李君墓志铭》:“故使君而当平世,必能扶植善类,不为小人所牵挽。”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士大夫登朝之日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漢語大詞典》:牵裾(牽裾)
(1).牵拉着衣襟。 南朝 梁元帝 《看摘蔷薇》诗:“横枝斜綰袖,嫩叶下牵裾。”
(2).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要从 冀州 迁十万户到 河南 去,群臣上谏,不听。 辛毗 再去谏, 曹丕 不答而入内, 辛毗 拉住他的衣裾。后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北齐书·孙腾传:“ 孙腾 牵裾之诚,有足称美。”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怪当朝无肯折庭槛,又谁箇敢牵裳?” 清 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三:“已悲事与牵衣别,敢谢人嘲折槛愚。”
《漢語大詞典》:引绳(引繩)
(1).牵拉绳索。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为緜蕞野外” 司马贞 索隐引 三国 吴 韦昭 曰:“引绳为緜,立表为蕞。”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五》:“悬未及地召止之,令人引绳不令落。”
(2).特指木工拉墨线。 宋 洪刍 《板屋》诗:“风吟日暴雨所沐,巧匠引绳如解玉。”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引绳落斧,剖晰毫釐。”
《国语辞典》:牵马(牵马)  拼音:qiān mǎ
1.牵拉著马。《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珍欢喜,将左右一概先遣回去,只留两个心腹小童牵马。」
2.比喻说媒、做牵头。《西游记》第二三回:「行者道:『没处放马,可有处牵马么?』呆子闻得此言,情知走了消息,也就垂头扭颈,努嘴皱眉,半晌不言。」
分类:牵马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