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6,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上草
击鲜
牧人
倒骑
蚊虻
农业
人畜
鼓刀
牧地
畜牧
牧圉
驵侩
六畜
放牧
屠宰
《国语辞典》:上草  拼音:shàng cǎo
给牲畜添加草料。《水浒传》第五七回:「小人起来上草,只见篱笆推翻。」
《漢語大詞典》:击鲜(擊鮮)
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汉书·陆贾传:“数击鲜,毋久溷女为也!” 颜师古 注:“鲜谓新杀之肉也。”陈书·始兴王叔陵传:“未及十日,乃令庖厨击鲜,日进甘膳。”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滨江人家得鱼,留数日,俟稍败方烹。或谓何不击鲜?云,鲜则必腥。海上有逐臭之夫,於此益信。”
《國語辭典》:牧人  拼音:mù rén
放牧牲畜的人。《文选。枚乘。七发》:「掩蘋肆若,为牧人席。」《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牧人逶迤自公退食,闻秽鹰扬曾不戢翼。」
《国语辞典》:倒骑(倒骑)  拼音:dào qí
脸部朝后,反向骑著牲畜。《儒林外史》第一回:「远远的有个牧童,倒骑水牯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
《漢語大詞典》:蚊虻
亦作“蟁虻”。 一种危害牲畜的虫类。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马等皮肤,使之流血,并产卵其中。亦指蚊子。《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 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李贤 注:“言蚊虻之暂过,未以为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信安 、 沧 、 景 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 王闿运 《〈墨子校注〉序》:“遭时彊横,诸凶窃位,怙其势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纵欲,曾无采听,视匹夫所陈,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过乎前。”《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我要让蚊虻喝光你的血,咬烂你的肉,小崽子!”
《國語辭典》:农业(農業)  拼音:nóng yè
1.农事生产。《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
2.以耕耘土地、栽培作物、饲养牲畜为主的生产事业。如:「以农业支援工业,以工业提升农业。」
《国语辞典》:人畜  拼音:rén chù
人及牲畜。如:「火势迅速蔓延,幸好抢救得宜,人畜均平安。」
分类:人畜牲畜
《國語辭典》:鼓刀  拼音:gǔ dāo
操刀、运刀。泛指屠宰牲畜的事。《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國語辭典》:牧地  拼音:mù dì
牧畜的场地。也作「牧场」。
《國語辭典》:畜牧  拼音:xù mù
在原野饲养牲畜。《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猊、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國語辭典》:牧圉  拼音:mù yǔ
1.饲养牛马牲畜的人。
2.放牧牛马的场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谁捍牧圉?」
《國語辭典》:驵侩(駔儈)  拼音:zǎng kuài
马匹贩卖的中介人。后泛指居中介绍买卖的商人。《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那知辞官未久,被了这一场横祸,受小人驵侩之欺!」
《國語辭典》:六畜  拼音:liù chù
马、牛、羊、鸡、犬、猪六种牲畜。《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汉。郑玄。注:「六畜,六牲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六畜充庖,常理也。然杀之过当,则为恶业。」也称为「六牲」、「六扰」。
《國語辭典》:放牧  拼音:fàng mù
将牛羊自槛中放出而牧养于山泽。《书经。费誓》「今惟淫舍牿牛马」句下汉。孔安国。传:「今军人惟大放舍牿牢之牛马,言军所在必放牧也。」
《國語辭典》:屠宰  拼音:tú zǎi
宰杀牲畜。《宋史。卷七。真宗本纪》:「二月乙酉,丁谓请承天节禁屠宰刑罚,从之。」宋。苏轼〈地岳变相偈〉:「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