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74,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物
贱物
全物
物质
兼物
物权
毛物
地物
轻物
综物
野物
汉物
寄物
朝物
负物
《骈字类编》:阴物(阴物)
道德指归论阴物穴居阳物巢处
《國語辭典》:贱物(賤物)  拼音:jiàn wù
1.轻贱之物。如:「金钱有时可视为贱物。」
2.轻视名利。南朝宋。谢灵运 山居赋:「贱物重己,弃世希灵。骇彼促年,爱是长生。」
《漢語大詞典》:全物
(1).完整的食物。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
(2).保全物类的生命。 唐 杜甫 《麂》诗:“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 仇兆鳌 注:“乱世重杀物而轻全物,全乃全活之全。”
《國語辭典》:物质(物質)  拼音:wù zhí
具有质量,占有空间的实体,称为「物质」。
《漢語大詞典》:兼物
其他东西,别的东西。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诵经·道嵩:“﹝ 道嵩 ﹞性好檀捨,随获利养,皆以施人。瓶衣之外,略无兼物。”
分類:东西
《国语辞典》:物权(物权)  拼音:wù quán
指直接管领特定物的财产权。如《民法物权编》规定之所有权、地上权、不动产役权、抵押权、质权等均属物权。
《國語辭典》:毛物  拼音:máo wù
1.貂、狐、貉等有细毛的野兽。《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
2.毛色和品质。《淮南子。道应》:「毛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
《漢語大詞典》:地物
(1).土地所生之物。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国语·周语下:“度之天神则非祥也,比之地物则非义也。”
(2).分布在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如树木、建筑物等,作战时多利用之。 毛泽东 《抡持久战》七十:“为了保存自己……于是利用地形地物,采取跃进运动,疏开队形。” 吴组缃 《山洪》三二:“但利用地物和在地上打滚的一套,他的身手显得不如别人灵巧。”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九章:“他是一个老兵,利用地形地物异常熟练,一切坡坎、灌木丛、小坑小洼,都成了他隐身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轻物(輕物)
(1).看不起人。吕氏春秋·骄恣:“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 高诱 注:“自谓有过人之智,故曰轻物。”《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於俗,士之伉行也。”
(2).把事情看得很容易。荀子·大略:“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求助。” 杨倞 注:“物,事。”
《漢語大詞典》:综物(綜物)
(1).犹治事。 汉 蔡邕 《处士圈叔则碑》:“思心精叡,综物通灵。”
(2).治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
分類:治民治事
《漢語大詞典》:野物
野生动物。尉缭子·治本:“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满门 陶令 株,弥岸 韩侯 蔌。尚復有野物,与君新听瞩。” 艾芜 《山峡中》:“但一想到山中不熟悉的路径,和夜间出游的野物,便又只好等待天明了。”
《骈字类编》:汉物(汉物)
史记匈奴传初匈奴好汉缯絮食物中行说曰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彊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裤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
又大夏传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皆进熟于天子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推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城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反汉书傅介子传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 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匈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
《漢語大詞典》:寄物
(1).寄存之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若逃人实无窝家,捕壮必令诬扳,或本地之殷户及素与仇嫌者,或邻封之富翁及逃人曾履其境者,捕壮知官必讯,预授其家门户之嚮址,而又称其在某处有某寄物以实之。”
(2).托物寄兴。宋史·文苑传一·朱昂:“姑藏器以有待,因寄物而长謡。”
《漢語大詞典》:朝物
朝仪文物。后汉书·明帝纪赞:“备章朝物,省薄坟陵。” 李贤 注:“朝物,谓朝仪文物也。”
分類:朝仪文物
《漢語大詞典》:负物(負物)
(1).背物;载物。魏书·食货志:“ 神龟 、 正光 之际,府藏盈溢, 灵太后 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宋 洪兴祖 补注:“此言鼇在海中,其负山若舟之负物,今释水而陆,反为人所负,何罪而见徙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其负物则少者轻,老者重。”
(2).有负众望。 唐 陈子昂 《为程处弼辞放流表》:“行不负物,心不愧神。”
(3).欠债。 明 徐献忠 《吴兴掌故集·杂考》:“其邻有责息於外,歷年不还,乃假之使责让,惧以祸福。负物者以为鬼神,即畀还之,其人亦自不知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