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8,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殊珍
拆封
物主
接手
代用
样制
供物
共养
修供
贩私
压低
构造
点著
美物
荷包
《漢語大詞典》:殊珍
特别珍贵的物品。 晋 刘琨 《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 晋 张协 《七命》:“六禽殊珍,四膳异肴;穷海之错,极陆之毛。”宋史·外国传五·占城:“臣生居异域,幸遇明时,不贵殊珍,惟贵良马。”
《国语辞典》:拆封  拼音:chāi fēng
拆开信件或物品包装的封口。如:「袋装食品在拆封后应尽快食用,或放在冰箱中保存。」
《國語辭典》:物主  拼音:wù zhǔ
物权所属的人,财物拥有者。《隋书。卷六六。张虔威传》:「后数日,物主来认,悉以付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那咸水妹表明他不见了物主,送来存放待领的话。」
《國語辭典》:接手  拼音:jiē shǒu
1.从他人手中接取物品。《老残游记》第一○回:「玙姑于是取了箜篌递给扈姑。扈姑不肯接手,说道:『我弹箜篌不及玙妹。』」
2.接替前人的工作。如:「这件工作十分麻烦,自从老王离职后,无人肯接手。」
《國語辭典》:接手  拼音:jiē shou
1.俗称暂时搁置物品的桌几等。
2.从旁接应的人。如:「你确定不须要接手就能办妥这件事吗?」
《國語辭典》:代用  拼音:dài yòng
1.正式合用的人或物不足时,以性质、功能相类者替代。如:「代用盐」、「代用教师」、「代用器官」。
2.以新事物或制度取代旧有不合时宜者。《魏书。卷四五。列传。韦阆》:「淮源旧有祠堂,蛮俗恒用人祭之。珍乃晓告曰:『天地明灵,即是民之父母,岂有父母甘子肉味!自今已后,悉宜以酒脯代用。』」
《漢語大詞典》:样制(樣製)
式样。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七:“村落中有牧儿入古墓中求羊,得一黄磁小褊缾,样制甚朴。” 宋 李纲 《乞令诸路郡县增修城壁器械札子》:“至於器械甲胄之属,州县类多缺乏,亦宜立名色、降样制,使及时製造。”
物品的样式。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都下墨工:“ 崇寧 已来,都下墨工,如 张孜 、 陈昱 、 关珪 弟 瑱 、 郭遇明 ,皆有声称,而精於样製。”《元典章·户部七·行用圆斛》:“亡 宋 行用文思院斛,腹大口狭,难於作弊,今可比附式样,造成新斛,颁行天下……准此五月二十五日御前看过新斛样製。” 明 邵璨 《香囊记·强婚》:“想必是爱此香囊做得好样製,故此留意。”
《漢語大詞典》:供物
祭祀神佛祖宗用的酒食瓜果等物品。 巴金 《关于〈神·鬼·人〉》:“要不是几次同 武田 君到海边抛掷供物,我也不会写出象《鬼》这样的小说来。”
《漢語大詞典》:共养(共養)
即供养。亦指供养的物品。共,通“ 供 ”。管子·形势解:“尽力共养,子妇之则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死,不治。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 秦 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
《漢語大詞典》:修供
向神佛供献物品。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铁塔神》:“忽忆所遗白金盂,復下至寺。适有修供者,众竞挽留之。”《金瓶梅词话》第三四回:“东庙里打斋,西寺里修供,捨经施像,那里没求。”
《國語辭典》:贩私(販私)  拼音:fàn sī
大陆地区指贩卖走私物品。如:「走私、贩私都是违法的,必须加强查缉。」
《国语辞典》:压低(压低)  拼音:yā dī
1.将物品压下去。如:「衣匮里这叠衣物堆得太高了。把它压低些,挪出一点空间!」
2.施加压力,使原来的程度降低。如:「我费尽唇舌讨价还价,老闆才答应压低价钱。」
《國語辭典》:构造(構造)  拼音:gòu zào
事物的组织。如:「人体的构造非常微妙复杂。」
《国语辞典》:点著(点著)  拼音:diǎn zháo
将物品引火点燃。如:「停电后,他马上将蜡烛点著,继续未完的工作。」
分类:物品
《漢語大詞典》:美物
(1).美好的物品。《礼记·祭统》:“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 汉 刘向 列女传·晋羊叔姬:“夫有美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也。”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评谷子敬:“其词理温润,如璆琳琅玕,可荐为郊庙之用,诚美物也。”
(2).称美其物。 晋 左思 《三都赋》序:“美物者贵依其本,讚事者宜本其实。”
《國語辭典》:荷包  拼音:hé bao
1.随身佩带的小囊袋,用来装钱币或零星的小东西。《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倪廷珠荷包里拿出四两银子来,送与弟妇做拜见礼。」《红楼梦》第八回:「贾母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
2.泛指钱包或口袋。如:「我的荷包里已经没有半毛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