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诰赠
遘悯
老人家
新哀
姑翁
阿耶娘
侍丁
散齐
弃婴
乞归养
无主后
执幡
告养
丰养
昊天恩
《國語辭典》:诰赠(誥贈)  拼音:gào zèng
旧时朝廷封赠爵号的诰命。
《高级汉语词典》:遘悯
遭遇忧患
《國語辭典》:老人家  拼音:lǎo ren jia
1.对老者的尊称。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一个老人家,你这般寻死觅活的,有甚么冤屈的事,你和我说著。」《文明小史》第五七回:「他老人家是一位现任制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尊称自己或别人的双亲。《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人家既是有恙,世兄何不送他回去?」
《漢語大詞典》:新哀
指为父母举哀的丧主。 唐 张说 《右丞相苏公挽歌》之一:“緇衣传旧职,华衮赠新哀。”
《漢語大詞典》:姑翁
丈夫的父母。 汉 焦赣 《易林·小过之益》:“执斧破薪,使媒求妇,和合二姓,亲迎斯须,色比 毛嬙 ,姑翁悦喜。”
分類:丈夫父母
《漢語大詞典》:阿耶娘(阿耶孃)
父母亲。《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旷大刼来有何罪,如今孤负阿耶孃,虽得人身有富贵,父南子北各分张。”
分類:父母母亲
《漢語大詞典》:侍丁
古代留侍父母的丁男。《隋书·炀帝纪上》:“篤疾之徒给侍丁者,虽有侍养之名,曾无賙赡之实,明加检校,使得存养。”《唐六典三·户部尚书》:“凡庶人年八十及篤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新唐书·食货志一:“詔十丁以上免二丁,五丁以上免一丁。侍丁孝者免徭役。”
分類:父母丁男
《漢語大詞典》:散齐(散齊)
亦作“ 散斋 ”。
(1).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礼记·祭义:“致齐於内,散齐於外。” 郑玄 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弔耳。”礼记·祭统:“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又封建王朝皇帝祭社稷太岁等坛,行散斋,即在宫中斋戒,以别于祭天地等之行致斋。 汉 马融 《东巡颂》:“散斋既毕,越翼良辰,棫槱增构,烈火燔燃。”宋书·礼志一:“殷祠,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天地、宗庙、神州地祇、太社、太稷、五方帝、日月、太一、九宫贵神、蜡祭百神、太庙奏告,并为大祠,散斋四日,致斋三日。”
(2).谓斋戒期满。 唐 白居易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國語辭典》:弃婴(棄嬰)  拼音:qì yīng
被父母遗弃的婴儿。如:「他们夫妻领养了一名弃婴,准备好好的培育他。」
《漢語大詞典》:乞归养(乞歸養)
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梁文庄 公之兄 启心 ,字 守存 ,入翰林后,即乞归养。”参见“ 乞养 ”。
《國語辭典》:乞养(乞養)  拼音:qǐ yǎng
过继。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一个小厮必是你乞养来的螟蛉之子,不著疼热,所以著他偿命。」
《國語辭典》:乞养(乞養)  拼音:qǐ yàng
乞求解职返里,以便供养尊亲。宋。曾巩〈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以乞养太夫人,得监江宁府盐税。」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公出将入相,以忠勋爵至上公,而余乞养还山,卖文为活。」
《漢語大詞典》:无主后(無主後)
古丧礼指父母死后无子主祭为“无主后”。礼记·丧服小记:“继父不同居也者,必尝同居,皆无主后。”通典·礼五九:“ 东晋 征西 庾亮 府仓曹参军 王羣 从父姊丧,无主后,继子俄而又卒。 羣 以为姑姐妹无主后者,反归服。” 清 夏炘 学礼管释·不杖期章·姑姊妹女子子适人无主者:“凡父母之丧,子为之后,其祭也,子主之。今此妇夫已没,又无子,则为无主后,无主后则无祭主矣。”
《漢語大詞典》:执幡(執幡)
旧时葬仪,父母之丧,子持纸幡导柩而行。 梁斌 《红旗谱》二三:“出殡的时候, 严志和 跟 涛 他娘穿着大孝,执幡摔瓦。”
分類:葬仪父母
《漢語大詞典》:告养(告養)
旧称官吏因父母年高,告归奉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注苏诗》:“ 桐乡 冯星实 先生 应榴 ,中 乾隆 辛巳恩科进士,歷官至 四川 布政使,告养回籍,从事 苏 诗。”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序》:“告养归来,凡有所经歷者,随意记録成帙。”
《漢語大詞典》:丰养(豐養)
谓厚养(父母)。 清 张惠言 《封文林郎恽君墓志铭》:“ 敬 为吏廉,奉禄不足以丰养。”
分類:父母
《漢語大詞典》:昊天恩
喻父母养育之大恩。 明 陆采 《怀香记·京邸遇旧》:“劬劳鞠养,昊天恩顷刻难忘。”参见“ 昊天罔极 ”。
《國語辭典》:昊天罔极(昊天罔極)  拼音:hào tiān wǎng jí
苍天无穷。比喻父母恩德如苍天广大,无以回报。《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亏得祖父抚养成人,以有今日。这昊天罔极之恩,无从补报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