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衔索
隆亲
致丧
再醮
割慈
贵亲
遭忧
养堂
洗腆
祥练
妹妹
阿哥
期服
孤稚
哀惨
《漢語大詞典》:衔索(銜索)
口穿绳索。《孔子家语·致思》:“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后以“衔索”为不得孝养父母之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泣风雨於《梁山》,惟枯鱼之衔索。”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慟,衔索兴嗟。”梁书·元帝纪:“惵惵黔首,路有衔索之哀;蠢蠢黎民,家有 桓山 之泣。”
《漢語大詞典》:隆亲(隆親)
所尊崇的和所亲爱的。指君王与父母。荀子·礼论:“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犹且羞之;而况以事其所隆亲乎?”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引之 曰:“隆,尊也。‘隆亲’二字平列,所隆,谓君也。所亲,谓父母也。下文曰‘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是其证。”
《漢語大詞典》:致丧(致喪)
谓极尽哀戚之情为父母守丧。礼记·檀弓上:“事亲……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郑玄 注:“致,谓戚容称其服也。” 孔颖达 疏:“致之言至也,谓哀情至极而居丧礼。”
《國語辭典》:再醮  拼音:zài jiào
1.古代加冠及嫁女时饮酒之仪,酌而不酬为醮。《仪礼。士冠礼》:「再醮摄酒,其他皆如初。」
2.妇女再嫁。《北齐书。卷四三。羊烈传》:「烈家传素业,闺门修饰,为世所称,一门女不再醮。」也作「改嫁」、「改醮」。
《漢語大詞典》:割慈
谓子女同父母生离死别。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唐 杜甫 《岁宴行》:“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宋 王禹偁 《送戚维序》:“割慈去里,无庸介怀。”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割慈全国体,处变重宗潢。”
《漢語大詞典》:贵亲(貴親)
(1).尊贵礼敬亲族。礼记·祭义:“ 殷 人贵富而尚齿, 周 人贵亲而尚齿。” 孔颖达 疏:“ 殷 人疏而富者犹贵之, 周 人於己有亲乃贵之,就此之中,亦年高者在前,故云尚齿。”《韩诗外传》卷五:“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
(2).尊贵的亲长。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愿此良因,宜资贵亲,三乘并策,四梵为宾。”
(3).谓贵在亲近。 明 何景明 《赠向先生序》:“夫君子之为人上也,使其吏程而民矩也,贵承也,而弗以屈节承也,贵亲也,而弗以回德亲也。” 清 唐甄 潜书·讲学:“是故教者贵亲,亲则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
(4).尊称他人的父母。 夏衍 《秋瑾传》序幕:“那真是太辛苦了!唔, 子芳兄 这番是外调,还是回南边来望望贵亲?”
《漢語大詞典》:遭忧(遭憂)
遭父母之丧。魏书·儒林传·李业兴:“ 永安 二年……遭忧解任,寻起復本官。”
分類:父母
《漢語大詞典》:养堂(養堂)
专为奉养父母而建的屋宇。晋书·列女传·虞潭母孙氏:“拜 武昌侯 太夫人,加金章紫綬。 潭 立养堂於家, 王导 以下皆就拜謁。”
《漢語大詞典》:洗腆
谓置办洁净丰盛的酒食。多指用来孝敬父母或款待客人。《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蔡沉 集传:“洗以致其洁,腆以致其厚也。” 明 李东阳 《毛间翁墓表》:“汝为商以供吾养,遂致洗腆,安其高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使圉人挽轡,拥之以行。至家,立命洗腆。”
《漢語大詞典》:祥练(祥練)
礼记·檀弓上:“练而慨然,祥而廓然。”又《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练,本指父母丧后第十一月,改素服为练服之祭;祥,原指父母丧后满一周年之祭。后因以“祥练”指丧期或丧服。晋书·顾和传:“尚书令礼已过祥练,岂得听不赴急疾而遂罔极之情乎!” 宋 苏轼 《札子》:“臣谓 宗晟 未经祥练之变,且无金革之虞。” 明 章懋 《与谢方石鸣治书》之三:“先人弃诸孤,甫经祥练,而季弟继亡,二丧并举,哀恫罔极。”
《國語辭典》:妹妹  拼音:mèi mei
称谓:(1)同父母所生而比自己年幼的女性。如:「我的妹妹比我小两岁。」也称为「妹子」。(2)同辈中比自己年幼的女性。《红楼梦》第三回:「你妹妹远路绕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3)对妻子的昵称。《北齐书。卷一二。武成十二王传。南阳王绰传》:「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
《國語辭典》:阿哥  拼音:ā gē
1.称谓。称哥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正要来见阿哥,求带契。」
2.对陌生男子的敬称。《水浒传》第三回:「敢问阿哥:你姓甚么?」
《國語辭典》:阿哥  拼音:à ge
1.清制,皇子未成年受爵时的通称。见《称谓录。卷一○。皇诸子。阿哥》。
2.称谓。满人父母或称儿子为「阿哥」。《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老爷听了这话,把脸一沉,问道:『阿哥!你在那里弄得许多银子?』」
《國語辭典》:期服  拼音:jī fú
古代的丧服。为齐衰一年的丧服。《梁书。卷三一。袁昂传》:「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卑幼期丧免妨试》:「诸州士人以期制妨试,奔凑京毂,请自今卑幼期服,不妨取解。」
《漢語大詞典》:孤稚
亦作“ 孤稺 ”。 无父或无父母的幼儿。 南朝 梁武帝 《收养孤独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或加收养。” 唐 张籍 《祭退之》诗:“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 清 黄景仁 《高淳先父官广文处今过斯地不觉怆然》诗:“当日白头犹哭子,而今孤稺渐成人。”
《漢語大詞典》:哀惨(哀慘)
(1).指居父母之丧。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识量》:“比来朝官不依礼法,身有哀惨,陪厕朝贺,手舞足蹈,公违宪章,名教既亏,实玷皇化。”
(2).悲痛凄惨。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他两箇﹞放声大哭,就是哭爹哭娘,从没见这般哀惨。” 萧红 《夜风》四:“﹝ 长青 ﹞用哀惨的声音呼着他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