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练悉(練悉)
熟悉。宋书·王僧绰传:“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南史·王准之传:“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
分類:熟悉
《漢語大詞典》:习稔(習稔)
熟悉。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时 张祜 榜舟而至,甚若疎诞,然 张 徐 二生未之习稔,各希首荐焉。”
分類:熟悉
《漢語大詞典》:稔悉
犹熟悉。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卿家我所稔悉,当送卿归。”
分類:熟悉
《國語辭典》:熟会(熟會)  拼音:shú huì
熟练。《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且陛下左右前后,忠良至多,亦有熟会典章,亦有饱谙师旅,足得任使。」
分類:熟悉熟练
《漢語大詞典》:委练(委練)
犹熟悉。文选·韦孟〈讽谏诗〉:“瞻惟我王,时靡不练” 唐 李善 注:“练,委也。言王於上所言之事,无不委练也。”旧唐书·杨师道传:“ 师道 贵家子,四海人物,未能委练,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贵势及其亲党,以避嫌疑,时论讥之。”新唐书作“练悉”。
分類:熟悉
《国语辞典》:熟络(熟络)  拼音:shú luò
熟悉。如:「等大家都熟络了,气氛就会比较融洽。」
分类:熟悉
《漢語大詞典》:闇练(闇練)
熟练;熟悉。晋书·职官志:“及 蜀 破后,令 勰 受 诸葛亮 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 勰 悉闇练之。”
分類:熟练熟悉
《國語辭典》:熟落  拼音:shú luò
1.熟练、顺手。《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过迁初时,那里运弄得来。他也不管,一味蛮垦。过了数日,渐觉熟落,好不欢喜。」
2.熟悉、熟识。《海上花列传》第一六回:「这回却熟落了许多,与诸十全谈谈讲讲,甚是投机。」
《國語辭典》:知悉  拼音:zhī xī
知道。唐。白居易 与王承宗诏:「卿即条录闻奏,其官健等,亦宜量加伏赏,想宜知悉。」《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有能擒吕布来献,或献其首级者,重加官赏。为此榜谕,各宜知悉。」
《國語辭典》:文献(文獻)  拼音:wén xiàn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漢語大詞典》:有素
(1).本来具有,原有。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移子弟。”《文选·卢谌〈赠崔温〉诗》:“古人非所希,短弱自有素。何以敷斯辞,惟以二子故。” 李善 注:“ 郑玄 礼记注曰:‘素,犹故也。’”
(2).由来已久。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且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皆为之有渐,建之有素。”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闻去年十二月 元昊 反,变起仓卒,众皆谓之忽然,臣则知其有素。”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吾縈怀有素,癖嗜良殷,用贡巵言,詎甘缄口。”
(3).有故交。谓久已熟悉。 唐 段成式 《剑侠传·宣慈寺门子》:“尔何人?与诸郎阿谁有素?而能相为如此。”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4).谓如同平时一样。 唐 元稹 《班肃授尚书司封员外郎》:“唯尔私分不渝,进退有素,搢绅之论,有以多之。”
(5).谓具有一定的素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善扑营:“ 纯皇 最喜其伎……有自士卒拔至大员者,盖以其勇挚有素也。” 梅沱 《不堪回首》:“修养有素的 艾登 简直被奚落得不知所措了。”《人民日报》1955.8.1:“这就要求人民解放军不只要相当数量的现役部队,而且还要积蓄雄厚的训练有素的预备兵员。”
《國語辭典》:好奇  拼音:hào qí
1.追求新奇而喜标新立异。汉。王充《论衡。案书》:「好奇无已,故奇名无穷。」
2.对于自己所不了解的,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唐。杜甫渼陂行〉:「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国语辞典》:不习(不习)  拼音:bù xí
1.不取。《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不习孙吴,遘兹神武。」
2.不熟悉、不习惯。《三国演义》第四五回:「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
《國語辭典》:不熟  拼音:bù shú
1.没煮熟。如:「锅里的肉还不熟呢!」
2.记得不详确。如:「背不熟,就小心挨揍!」
3.不相识。如:「我跟他不熟,所以不知他的底细。」
《國語辭典》:习熟(習熟)  拼音:xí shú
通晓。汉。王充《论衡。超奇》:「博览多闻,学问习熟,则能推类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