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撤蔀
除去遮蔽光明之物。喻恍然而悟。蔀,蔀席。 明 宋濂 《平江汉颂》:“昔何昏迷,今始撤蔀。”
《漢語大詞典》:哗怒(譁怒)
哗然而怒。新唐书·裴度传:“会 昭义 监军 刘承偕 慢 刘悟 ,举军譁怒,执 承偕 , 悟 拘以闻。”
分類:然而
《漢語大詞典》:棍成
自然而成。汉书·扬雄传上:“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棍成。” 颜师古 注:“棍成,言其有若自然也。” 王先谦 补注:“棍与‘混’同,今字作‘浑成’。”
分類:自然然而
《漢語大詞典》:飞谮(飛譖)
突然而来的诬陷之词。新唐书·曹道古传:“ 柳公绰 镇 鄂岳 ,为飞譖上闻, 宪宗 欲代之。”
《漢語大詞典》:飞诬(飛誣)
突然而来的诬陷。明史·祁彪佳传:“飞诬及於善良,招承出於私拷,怨愤满乎京畿。”
《漢語大詞典》:鸟战(鳥戰)
谓如鸟之飞聚,突然而战。 宋 沈遘 《西京左藏库付使白均可供备库使制诰》:“而前日鸟战之寇,数入以侵扰我郡邑之民。”
《國語辭典》:迅雷不及掩耳  拼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雷声突然响起,令人来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动迅速,令人防备不及。《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诚不出世之功也。」也作「疾雷不及塞耳」、「疾雷不及掩耳」。
《漢語大詞典》:熙笑
怡然而笑。《淮南子·精神训》:“ 禹 济于 江 ,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禹 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
分類:然而
《漢語大詞典》:嚣暴(囂暴)
形容舆论哗然而猛烈。新唐书·韩愈传:“会有人詆 愈 在 江陵 时为 裴均 所厚, 均 子 鍔 素无状, 愈 为文章,字命 鍔 ,谤语嚣暴,由是改太子右庶子。”
《国语辞典》:活活泼泼(活活泼泼)  拼音:huó huó pō pō
形容生动自然而不呆板。如:「做一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
《国语辞典》:观察法(观察法)  拼音:guān chá fǎ
observational method
指在自然而不加控制的情境中,透过感觉器官及有关的工具,进行资料蒐集的历程。可搭配实地调查法、参与观察、个案法、实验室实验法,或实地实验法等。
《國語辭典》:高枕而卧(高枕而臥)  拼音:gāo zhěn ér wò
垫高枕头安心睡觉。比喻太平无事,无所顾虑。《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也作「高枕安寝」、「高枕安卧」、「高枕而眠」。
《國語辭典》:动心骇目(動心駭目)  拼音:dòng xīn hài mù
对所见事物感受很深,震撼极大。宋。陆游 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也作「动心怵目」。
分類:然而震动
《漢語大詞典》:活鲅鲅(活鱍鱍)
生动自然而不呆板。景德传灯录·无相禅师:“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也不依寂……无为无相,活鱍鱍平常自在。”建中靖国续灯录·广鉴禅师:“问:法轮工已毕,推转意如何?师云:活鱍鱍地。”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东禅思岳禅师:“ 黄河 冻已合,深处有嘉鱼。活鱍鱍,跳不脱,又不能相喣以湿,相濡以沫。”
《漢語大詞典》:不理睬
漠然而视;傲慢地或目空一切地忽视。例如:这两位中国的发言人…不理睬他们曾认识过的记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