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2,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天热
盛热
发热
热疾
热生
热人
热水
恼热
炙热
热药
热火
余热
热情
热去
热汤
《骈字类编》:天热(天热)
魏书杜安祖传安祖曾行值天热舍于树下鸷鸟逐雉雉急投之遂触树而死安祖悯之乃取置阴地徐徐护视良久得苏安祖喜而放之后夜忽梦一丈夫衣冠甚伟著绣衣曲领向安祖再拜安祖怪而问之此人云感君前日见放故来谢德纳元史缅传十月云南省遣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 速剌丁率蒙古爨僰摩些军三千八百四十馀人征缅至江头深蹂酋首细安立砦之所招降其磨欲等三百馀砦以天热还师
《骈字类编》:盛热(盛热)
礼记孟夏之月其祀灶注夏阳气盛热于外祀之于灶从热类也
分类:盛热
《國語辭典》:发热(發熱)  拼音:fā rè
1.一种生理病理反应。是指身体控制体温的神经中枢为因应身体所需将体温设定至高于正常范围。最常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也称为「发烧」、「发热反应」。
2.放出热量。如:「灯泡点久了会发热。」
3.比喻冲动、不冷静。如:「你脑袋发热?连这种事都答应!」
4.迷恋于某事。如:「他正对电视游乐器发热呢!」
《漢語大詞典》:热疾(熱疾)
(1).古指热性过盛所致的病症。左传·昭公元年:“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2).泛指一切急性发作、以体温增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文溪 自注云:‘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楼,得热疾,病中以簷溜濯足,连称快哉,未几仙去。’”
《骈字类编》:热生(热生)
素问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中为寒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阳明所至为躁生终为凉太阳所至为寒生中为温德化之常也
《漢語大詞典》:热人(熱人)
热心肠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姑娘听了,益发觉得这人不但是个热人,并且是个趣人。”
《國語辭典》:热水(熱水)  拼音:rè shuǐ
1.热开水。如:「请在这杯茶中添点热水。」
2.温度高的水。如:「放洗澡水时,为避免烫伤,要先放冷水,后放热水。」
《韵府拾遗 屑韵》:恼热(恼热)
净住子彼前人未必损行而此嫉者妄增恼热
《國語辭典》:炙热(炙熱)  拼音:zhì rè
炎热。如:「天气炙热」。
分類:炽热
《國語辭典》:热药(熱藥)  拼音:rè yào
中医上指具有温性或热性,能袪寒的药物。如附子、肉桂等。
《國語辭典》:热火(熱火)  拼音:rè huǒ
1.热烘烘的样子。如:「趁热火快吃吧!」
2.形容热闹、兴旺的样子。如:「过年过节难得聚在一起热火、热火。」
3.亲热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这些事都不用老爷子操心。我才听得老哥儿们一说,就这样热火,我都预备妥当了。」
《國語辭典》:馀热(餘熱)  拼音:yú rè
1.尚未散去的热度。如:「这菜还有些馀热,待会儿再放进冰箱里去。」
2.多馀的精力或老人剩馀的精力。
《國語辭典》:热情(熱情)  拼音:rè qíng
1.热烈的情绪。如:「集合年轻人的热情,为国服务。」
2.感情热烈。如:「她总是非常热情的接待客人。」
《骈字类编》:热去(热去)
素问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见方干感时诗 夜雨下
《漢語大詞典》:热汤(熱湯)
(1).沸水;热水。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孔颖达 疏:“日暴水於烂草田中,水热而沫沸,如热汤渍之也。”《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煑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 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你是必休将兀那热汤浇。”《西游记》第四八回:“只见 陈 家老者,着两个僮僕,扫开道路,又两个送出热汤洗面。”
(2).指温泉。法苑珠林卷十二:“ 王舍城 北有热汤从地狱中来,初出甚热,后流至远处稍冷。”
(3).热的食物汤汁。儒林外史第十回:“那热汤溅了副末一脸,碗里的菜泼了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