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昏烦
不耐烦
干烦
烦复
烦刻
烦酷
烦伤
浩烦
烦辱
烦燥
烦怀
烦溷
烦挠
苛烦
雪烦
《漢語大詞典》:昏烦(昏煩)
昏沉烦闷。 唐 白居易 《官舍内新凿小池》诗:“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分類:昏沉烦闷
《國語辭典》:不耐烦(不耐煩)  拼音:bù nài fán
1.急躁而无耐心的样子。《宋书。卷五三。庾登之传》:「炳之为人,强急而不耐烦,宾客干诉非理者,忿詈形于辞色。」《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也作「不奈烦」。
2.不舒服。《红楼梦》第三五回:「迎春身上不耐烦,不吃饭。」
3.没完没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郑蕊珠负极叫喊:『救人!』怎当得上边人拿住徐达,你长我短,嚷得一个不耐烦。」
4.十分、不得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大家多说道:『好一个所在!只该聚饮一回。』公子见说,兴高得不耐烦。」
5.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西游记》第一五回:「行者道:『菩萨此时已到南海,不耐烦矣。』」也作「不耐心烦」。
《漢語大詞典》:干烦(干煩,乾煩)
打扰;相烦。 唐 颜真卿 《与李太保帖》:“輙侍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 宋 苏轼 《与黄敷言书》之二:“少事干烦:一书与 惠州 李念四秀才 ,告为到 广州 日,专遣一人达之。”
乾煩:犹打扰。 唐 张鷟游仙窟:“暂因驱使,至於此间。卒尔乾烦,实为倾仰。”
分類:打扰
《國語辭典》:烦复(煩複)  拼音:fán fù
烦冗、复杂。如:「你何必把这件事弄得如此烦复。」
分類:繁杂复杂
《漢語大詞典》:烦刻(煩刻)
繁杂苛刻。《宋书·文帝纪》:“州郡估税,所在市调,多有烦刻。”
分類:繁杂苛刻
《漢語大詞典》:烦酷(煩酷)
(1).烦苛酷虐。
(2).苦恼,烦扰。 宋 张耒 《病暑赋》:“惟冥心以息虑兮,庶可忘于烦酷。”
《漢語大詞典》:烦伤(煩傷)
烦闷忧伤。 汉 张衡 《四愁诗》之二:“路远莫致倚惆悵,何为怀忧心烦伤。”一本作“ 烦怏 ”。
分類:烦闷忧伤
《漢語大詞典》:浩烦(浩煩)
浩大繁多。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岂伊儒懦之资,可副浩烦之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然去 瀏 渭 稍远,且多冈阜隔阂,工费浩烦,非此公所能办也。”《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回:“朝廷因连年国费浩烦,且因赔款又重……势不免裁省经费。”
分類:浩大繁多
《漢語大詞典》:烦辱(煩辱)
(1).繁杂卑贱。周礼·秋官·司隶:“邦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则役其烦辱之事。”晋书·孝愍帝纪:“妃后躬行四教,尊敬师傅,服澣濯之衣,修烦辱之事,化天下以成妇道。”
(2).指繁杂卑贱之事。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夫人智能通南北之俗,自文绣工巧,下至炊爨烦辱,皆身亲之,豫算有无,乃具衣食。”
分類:繁杂卑贱
《漢語大詞典》:烦燥(煩燥)
同“ 烦躁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汤公:“如一善,则心中清静寧贴;一恶,则懊憹烦燥,似油沸鼎中。”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鲁家 现在才吃完晚饭,每个人的心绪都是烦燥的。”《元典章·吏部三·医官》:“假令有人病头疼,身体拘急,恶寒,无汗,寒多,热少,面色惨而不舒,腰脊疼痛,手足指末微厥,不烦燥,其脉浮而紧涩者,名为何证?”
《漢語大詞典》:烦怀(煩懷)
烦闷的心怀。 晋 支遁 《八关斋诗》之三:“冷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烦怀却星星,高意还卓卓。”
分類:烦闷心怀
《漢語大詞典》:烦溷(煩溷)
混杂。 宋 苏辙 《和子瞻宿临安净土寺》:“京城苦烦溷,物景费治染。”
分類:混杂
《漢語大詞典》:烦挠(煩撓)
(1).杂乱,繁杂。文子·上义:“求货者争难得以为寳,詆文者逐烦挠以为急。”
(2).烦扰,干扰。《晋书·武帝纪》:“二千石长吏不能勤恤人隐,而轻挟私故,兴长刑狱,又多贪浊,烦挠百姓。” 宋 范仲淹 《与陈水部书》:“彼此当路守任,疲于烦挠,惟勉旃自爱。”
《漢語大詞典》:苛烦(苛煩)
苛刻烦琐。《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太守行》:“敕吏正狱,不得苛烦。”
分類:苛刻烦琐
《漢語大詞典》:雪烦(雪煩)
消除烦闷。《文选·嵇康〈琴赋〉》:“更唱迭奏,声若自然,流楚窈窕,惩躁雪烦。” 李周翰 注:“雪,洗也。此声可以戒人心之喧,洗人心之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