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乐而忘忧(乐而忘忧)  拼音:lè ér wàng yōu
欢乐无比而忘了烦恼。如:「每当悠扬的琴声响起,总是令我陶醉,乐而忘忧。」
《国语辞典》:见性成佛(见性成佛)  拼音:jiàn xìng chéng fó
禅宗谓体悟一切现象的空性,就是解脱、没有烦恼。《五灯会元。卷二。天台云居智禅师》:「僧继宗问:『见性成佛,其义云何?』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见性成佛。』」
《国语辞典》:自寻烦恼(自寻烦恼)  拼音:zì xún fán nǎo
烦恼全由自己执著而来。《红楼梦》第四九回:「黛玉因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姊妹,不免又哭了。宝玉忙劝道:『你又自寻烦恼了。』」
《国语辞典》:人生识字忧患始(人生识字忧患始)  拼音:rén shēng shì zì yōu huàn shǐ
(谚语)古人认为人生的烦恼自读书认字开始。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国语辞典》:一个头两个大(一个头两个大)  拼音:yī ge tóu liǎng ge dà
形容很困扰、烦恼。如:「为了解读电脑病毒的程式,他正一个头两个大。」
分类:困扰烦恼
《国语辞典》:消愁释愦(消愁释愦)  拼音:xiāo chóu shì kuì
消解忧愁烦恼,保持心情愉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也作「消愁解闷」、「消愁释闷」。
《国语辞典》:永保无虞(永保无虞)  拼音:yǒng bǎo wú yú
长久保證不须烦恼、忧虑。《红楼梦》第一三回:「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
《国语辞典》:不正知  拼音:bù zhèng zhī
佛学五十一种心理现象之一。指和烦恼相对应的慧解。由于对过去、现在、未来等不能正确地观察,以致不知道什么该作、不该作而犯戒律。
《國語辭典》:钩肠债(鉤腸債)  拼音:gōu cháng zhài
比喻使人牵挂、悬念不安的事。《水浒传》第二八回:「打了倒乾净。我不要留这一顿寄库棒,寄下倒是钩肠债,几时得了!」
《漢語大詞典》:风僝雨僽
形容历尽磨难,十分烦恼憔悴。 元 滕斌 《普天乐·色》曲:“春光过也,风僝雨僽,一叶秋来。” 明徐复祚《红梨记·投雍》:“似这般风僝雨僽,到有个天长地久。更才子多情,佳人留意。”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八十年兵燹,苦歷半生,嫠纬痛,如一昔风僝雨僽。”
《漢語大詞典》:烦恼树(煩惱樹)
佛教语。喻烦恼容易生长。《佛遗教经》:“实智慧者……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之二:“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
《漢語大詞典》:灰身灭智(灰身滅智)
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隋 智顗 《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餘涅槃。”亦作“ 灰身泯智 ”。 明 智旭 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餘涅盘。”
《漢語大詞典》:惠剑(惠劍)
即慧剑。佛教谓智慧如剑,能断烦恼。 唐 李白 《地藏菩萨赞》:“乃得惠剑于真宰,湛本心于虚空。” 王琦 注:“《维摩詰经》:‘以智慧剑,破烦恼网。’”
《漢語大詞典》:惑箭
佛教指尘世之烦恼,谓其害如箭之着身,故名。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覆簣菩萨之道,滥觴正觉之源,除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 唐 白居易 《奉国寺神照师塔铭序》:“随根説法,言下多悟,由是裂疑网,拔惑箭,渐离我人相者,日日有焉。”
《國語辭典》:憋气(憋氣)  拼音:biē qì
1.呼吸受阻碍而不顺畅。如:「门窗关得紧紧的,真憋气。」
2.将气憋住,不使它呼出。如:「要学习游泳,得先学憋气。」
3.心中受委屈或有烦恼无法解决宣泄。《刘知远诸宫调。第二》:「自入舍做女婿,觑俺咱似儿戏。使著后,道东说西畅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