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铜炭(铜炭)
汉书王莽传:更作小钱,径六分,重一铢,文曰小钱直一,与前大钱五十者为二品,并行。欲防民盗铸,乃禁不得挟铜炭入。后汉书隗嚣传:上下贪贿,莫相检考,民坐挟铜炭没入钟官。 宋书孔琳之传:帝王公侯之尊,不疑于传玺;人臣众僚之卑,何嫌于即印。载籍未闻其说,推例自乖其准。而终年刻铸,丧功消实,金银铜炭之费,不可称言,非所以因循旧贯易简之道。
《骈字类编》:油炭
宋史食货志:建中靖国七年,以岁歉之后,用物少而民艰食,在京及畿内油、炭、面、布、絮税并力胜钱并权免。
《骈字类编》:瑞炭
开天遗事: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馀。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燄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迫人而不可近也。
《骈字类编》:炭山
明一统志:炭山在宣府城西一百二十里,辽人谓之陉头,承天后辅政日,纳凉此处。又山之东三十里,别建凉殿,乃辽主真宗纳凉地。
《骈字类编》:炭轻(炭轻)
淮南子: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