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0
词典
1
分类词汇
19
共20,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词典
灾变
分类词汇
疵疠
百一
灾祥
变怪
石牛
消复
销复
两珥
赤祥
灾时
灾符
天塌地陷
羊祸
訞谶
《國語辭典》:
灾变(災變)
拼音:
zāi biàn
灾难、变故。《汉书。卷七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刘辅》:「臣闻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徵应,自然之占验也。」
分類:
灾变
自然现象
反常
灾害
《國語辭典》:
疵疠(疵癘)
拼音:
cī lì
疾病及灾疫。《庄子。逍遥游》:「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山川为之崩竭,鬼神为之疵疠。」
分類:
灾害
邪恶
疫病
灾变
《漢語大詞典》:
百一
(1).百中之一。言极难得。 汉 王符
《
潜夫论·三式
》
:“下士边远,能诣闕者,万无数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郡县负其如此也。” 唐
韩愈
《别知赋》
:“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 宋
秦观
《奇兵策》
:“提百一之士,力扛鼎而射命中者,縋山航海。” 清
王夫之
《绎思》
:“固殫心竭虑而不宣其百一,抑亦盍各舒情以詔方将。”
(2).古代言灾变运数者,以阴阳代表对立面,阴为六,阳为一,互为消长。百一为阳数极点,百六为阴数极点。 唐
曹唐
《小游仙》
诗之七三:“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
(3).见“ 百一诗 ”。
分類:
灾变
运数
难得
阴阳
对立面
《國語辭典》:
百一诗(百一詩)
拼音:
bǎi yī shī
诗名。三国曹魏应璩作。五言古诗。百一取百虑一失的意思。内容多讥评时事,有警示当政者的用意。
分類:
诗篇
诗篇名
应璩
时事
题名
《國語辭典》:
灾祥(災祥)
拼音:
zāi xiáng
吉凶的徵兆。《书经。咸有一德》:「惟吉凶不潜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分類:
祸福
吉凶
凶灾
灾变
征兆
《漢語大詞典》:
变怪(變怪)
(1).灾变怪异。
《
汉书·张敞传
》
:“月朓日蚀,昼冥宵光,地大震裂,火生地中,天文失度,祅祥变怪,不可胜记。” 宋
苏轼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诗:“怳疑所见皆梦寐,百种变怪旋消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
:“我今晚破残妖魔鬼计,并诛灭变怪妖魔。”
(2).奇异多变。 明
王鏊
《
震泽长语·文章
》
:“盖 昌黎 为文主於奇, 马迁 之变怪, 相如 之閎放, 扬雄 之刻深,皆善出奇。”
分類:
奇异
灾变
怪异
多变
《漢語大詞典》:
石牛
(1).石雕之牛。古人常列于陵墓前。
(2).石质牛形的灵异之物。古人迷信,以为石牛出现象征祥瑞或预示灾变。
《
汉书·王莽传上
》
:“是岁 广饶侯 刘京 、车骑将军千人 扈云 、大保属 臧鸿 奏符命。 京 言 齐郡 新井、 云 言 巴郡 石牛、 鸿 言 扶风 雍石, 莽 皆迎受。”
《
宋书·五行志四
》
:“ 石虎 末, 洛阳城 西北九里,石牛在青石趺上忽鸣唤,声闻四十里。”
分類:
石雕
石质
灵异
于陵
陵墓
人迷
迷信
象征
征祥
祥瑞
预示
灾变
《漢語大詞典》:
消复(消復)
谓消除灾变,恢复正常。
《
后汉书·鲍昱传
》
:“ 建初 元年,大旱,穀贵。 肃宗 召 昱 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復灾眚?’”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
:“民穷於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復之术,莫大於节俭。” 宋
苏轼
《祭常山神文》
:“吏实不德,无以导迎顺气,消復灾沴,惟神之求。”
《
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
》
:“青虹见 玉堂 后殿庭中。詔召光禄大夫 杨赐 等,诣 金商门 ,问以灾异及消復之术。” 胡三省 注:“消復者,消变而復其常也。”
分類:
消除
灾变
恢复
复正
正常
《漢語大詞典》:
销复(銷復)
谓消除灾变,恢复正常。
《
后汉书·翟酺传
》
“屡因灾异,多所匡正” 李贤 注引 晋
陈寿
《益部耆旧传》
:“时詔问 酺 阴阳失序,水旱隔并,其设销復兴济之本。”
分類:
消除
灾变
恢复
复正
正常
《漢語大詞典》:
两珥(兩珥)
指日、月两旁的光晕。古代认为是灾变的征兆。
《
宋书·五行志五
》
:“ 晋愍帝 建武 元年正月庚子,白虹弥天,三日并照,日有重晕,左右两珥。”
《
隋书·天文志下
》
:“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天下大战。”
《
宋史·钦宗纪
》
:“﹝ 靖康 元年二月﹞丁未,日有两珥。”
分類:
光晕
为是
灾变
征兆
《漢語大詞典》:
赤祥
古代五行家指兵火干旱等灾变的征兆。
《
尚书大传
》
卷二:“时则有赤眚、赤祥,维水沴火。”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
:“
《五行传》
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火色赤,故有赤眚、赤祥。”
《
后汉书·五行志二
》
:“ 桓帝 建和 三年秋七月, 北地 廉 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近赤祥也……其后 梁氏 诛灭。”
《
宋书·五行志三
》
:“ 晋愍帝 建兴 四年十二月丙寅,丞相府斩督运令使 淳于伯 ,血逆流上柱二丈三尺,此赤祥也……及有此变,司直弹劾众官, 元帝 又无所问,於是频旱三年。”
分類:
五行家
兵火
干旱
灾变
征兆
《漢語大詞典》:
灾时(災時)
灾变的时间。
《亢仓子·臣道》
:“天告灾时,地生反物。”
分類:
灾变
时间
《漢語大詞典》:
灾符(災符)
灾变的征兆。
《
后汉书·郎顗传
》
:“臣闻天垂妖象,地见灾符,所以谴告人主,责躬脩德,使正机平衡,流化兴政也。”
分類:
灾变
征兆
《國語辭典》:
天塌地陷
拼音:
tiān tā dì xiàn
比喻秩序紊乱,或极大的变故。如:「昨日的那场强烈地震,搞的整个市区天塌地陷,灾情惨重。」
分類:
坍塌
地裂
重大
灾变
《漢語大詞典》:
羊祸(羊禍)
亦作“ 羊旤 ”。 古人把羊怪胎等异常现象和羊的疾疫视作灾变的征兆,故称。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
:“史记 鲁定公 时, 季桓子 穿井得土缶,中得虫若羊,近羊祸也。”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
:“羊上角下蹏,刚而包柔,羊大目而不精明,视气毁故有羊旤。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
《
清史稿·灾异志二
》
:“凡恒懊、草异、羽虫之孽、羊祸,其灾火。”
分類:
怪胎
等异
异常
疾疫
灾变
征兆
《漢語大詞典》:
訞谶(訞讖)
预兆灾变的谶语。 清 朱大韶
《
实事求是斋经义·鸱鸮诗说
》
:“ 哀 平 以前,訞讖未兴,故 霍光 辅政,天下晏如。”
分類:
预兆
灾变
谶语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