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机动(機動)  拼音:jī dòng
1.因应事情变化而随时行动的。如:「警方的霹雳小组是打击犯罪的机动部队。」
2.利用机器操控发动的。如:「机动车辆」、「机动玩具」。
《國語辭典》:迟滞(遲滯)  拼音:chí zhì
缓慢不前、停滞不动。如:「工程迟滞,无法完工。」《三国演义》第九四回:「臣闻申仪密告反情,意欲表奏陛下,恐往复迟滞,故不待圣旨,星夜而去。」
《國語辭典》:圆熟(圓熟)  拼音:yuán shú
纯熟、熟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八。东坡一》:「余以谓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枯乾。」宋。葛郯〈满江红。郢客高歌〉词:「愿为予、落笔走盘珠,争圆熟。」
《漢語大詞典》:盘辟(盤辟,槃辟)
(1).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动作仪态。汉书·儒林传·毛公:“ 鲁 徐生 善为颂。”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 徐氏 后有 张氏 ,不知经,但能盘辟为礼容。”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是故学校以教士而养之,以礼乐以柔伏其速成躁进之心,使其终日从事於俎豆、筐篚、象勺、干籥、盘辟、缀兆之容。”
(2).泛指回旋进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明帝 问 周伯仁 :‘ 真长 何如人?’答曰:‘故是千斤犗特。’ 王公 笑其言, 伯仁 曰:‘不如捲角牸,有盘辟之好。’” 徐震堮 校笺:“盘辟,同槃辟,犹盘旋也……此言捲角牸不能如千斤犗特之任重致远,而折旋进退,皆如乘者之意。”
(3).跛行摇摆貌。 清 赵翼 《哭缄斋侄》诗:“蹣跚见客怜盘辟,饮啖兼人笑活罗。”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怀抱莫白,至亲不能交一言,盘辟蹣跚,企跂不能行一步,广坐交言而不觉,疾雷破山而不闻,凡此瞽、喑、聋、跛,受生何亏!”
槃辟:1.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动作姿势。汉书·何武传:“坐举方正所举者召见槃辟雅拜。” 颜师古 注:“槃辟犹言槃旋也。”庄子·田子方“从容一若龙,一若虎” 晋 郭象 注:“槃辟其步,逶蛇其迹。” 清 龚自珍 《汉朝儒生行》:“路逢 絳灌 拜马首,拜则槃辟人不喜。”
(2).谓灵活、圆滑。 章炳麟 《訄书·别录甲》:“﹝ 裔介 ﹞性槃辟,善应事,先 魏象枢 得志,其骨骾弗如。”
《漢語大詞典》:鹘落(鶻落)
方言。形容转动灵活。 叶圣陶 《城中·晨》:“ 阿荣 和 赵大爷 的臂肘旁边,伸出个头发修成盆景细叶菖蒲式的脑袋,仰起来,眼珠鹘落鹘落端相他们两个的脸。”
《漢語大詞典》:玉溜(玉霤)
(1).指冰柱。 南朝 齐 谢朓 《阻雪联句》:“珠霙条间响,玉溜檐下垂。”
(2).指清泉或流水。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六:“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 唐太宗 《冬日临昆明池》诗:“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宋 袁世弼 《题百丈山》诗:“琼田收把稏,玉溜注琅玕。”
(3).眼珠流转灵活貌。 明 无名氏 《犀佩记·剔目流芳》:“我见你秋波玉溜使我怜,一双俊俏含情眼。”
《漢語大詞典》:运通(運通)
运转灵活。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天地以得一为大,王侯以体顺为尊,得一故为万化之本,体顺故有运通之功。”
分類:运转灵活
《國語辭典》:木头(木頭)  拼音:mù tou
1.木材。《金瓶梅》第四五回:「进钱粮之时,香里头多上些木头,蜡里头多搀些桕油,那里查帐去!」《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子来,便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打不了。」
2.比喻愚蠢或不灵活之人。如:「木头木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才听得承晖一路嚷著说:『怎么还不点灯啊?你们都是干甚么的?一大夥儿都是木头,拨一拨、动一动。』」也称为「木头人」、「木人」。
《漢語大詞典》:沈重
亦作“沉重”。
1.沉静庄重。意林引 汉 仲长统 《昌言》:“人之性……安舒沉重者,患在后时;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后汉书·刘恺传:“伏见前司徒 刘愷 ,沉重渊懿,道德博备。”南史·荀伯子传:“车骑将军 王弘 称 伯子 ‘沉重不华,有 平阳侯 之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水仙 貌少亚,而沉重温克,满座倾谈,惟把酒含笑而已。”
2.分量重。《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看你气色这般光彩,行李又这般沉重,多分有些钱钞。” 冯雪峰 《雪峰寓言·苦力父子》:“他们的工作是用肩和背,替商人从码头上把非常沉重的一大包一大包的货物背负到堆栈里去。” 茅盾 《子夜》九:“他闷闷地想着,觉得心头渐渐沉重。”
3.笨重,不灵活。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如内有年高、脚手沉重人员,并疾患尫弱不堪披带,及愚戇全无精神不能部辖者,并开坐申奏。”
4.犹严重。表示程度深。《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又过了一二年, 张老 患病,沉重不起。” 庐隐 《海滨故人》一:“当她病势沉重的时候,她母亲绝望了。”
5.担子。比喻担负的责任。红楼梦第六七回:“人家陪着你走了二三千里的路程,受了四五个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担了多少的惊怕沉重。”《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庄大老爷 只见头朝上仰着天,一手拈着鬍鬚,慢慢的説道:‘诬告大事,本县担不起这个沉重。’” 浩然 《艳阳天》第三二章:“ 马之悦 假装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是造干部的谣言吧?要为这个引起不团结,这个沉重可不小啊!’”
《國語辭典》:沉重  拼音:chén zhòng
1.沉静庄重。《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沉重渊懿,道德博备。」
2.形容物体厚重。《水浒传》第二七回:「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乃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
3.形容心情或病势严重。《红楼梦》第一二回:「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國語辭典》:灵人(靈人)  拼音:líng rén
仙人。《西游记》第一○回:「尘世上有此灵人!真个是能通天地理,却不输与他呵!」
《漢語大詞典》:小蛮腰(小蠻腰)
旧时用以喻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 明 唐寅 《黄莺儿》词:“路迢遥,归期正早,瘦损小蛮腰。” 方荣杲 《题红薇日记》诗:“侠女芳名称 玉娇 ,玲瓏嫵媚小蛮腰。”参见“ 小蛮 ”。
《國語辭典》:小蛮(小蠻)  拼音:xiǎo mán
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侍姬,纤腰,善舞。《幼学琼林。卷二。女子类》:「潘妃步,朵朵莲花;小蛮腰,纤纤杨柳。」后借为妻妾的代称。宋。苏轼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词:「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國語辭典》:沉重  拼音:chén zhòng
1.沉静庄重。《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沉重渊懿,道德博备。」
2.形容物体厚重。《水浒传》第二七回:「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乃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
3.形容心情或病势严重。《红楼梦》第一二回:「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国语辞典》:作变(作变)  拼音:zuò biàn
灵活、灵巧。《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三回:「尊者却就吃了一肚子糨糊,不见些清白,只说是这畜生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分类:灵活灵巧
《國語辭典》:轻巧(輕巧)  拼音:qīng qiǎo
1.轻便灵巧。如:「动作轻巧」。《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著茶盄、茶碗、漱盂、洋巾之类。」
2.轻松容易。《红楼梦》第九十四回:「我的爷,好轻巧话儿!」
3.轻佻、轻浮。《新唐书。卷一八三。朱朴传》:「江南土薄水浅,人心嚣浮轻巧,不可以都。」
《漢語大詞典》:拙钝(拙鈍)
呆滞,不灵活。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四不:“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女家酷贫,父母拙钝。”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似乎比较地拙钝,壮健的躯体里仿佛蕴蓄着一股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