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灯 → 镫灯”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镫仗(鐙仗)
见“ 鐙杖 ”。
《漢語大詞典》:镫杖(鐙杖)
亦作“ 鐙仗 ”。 即镫棒。《宋史·仪卫志四》:“白柯枪五十,哥舒棒十,鐙仗八。”《宋史·仪卫志六》:“鐙仗,黑漆弩柄也,以金铜为鐙及饰,其末紫丝絛繫之。”《元史·舆服志二》:“次执鐙杖者六十人。”《三才图会·器用六·镫仗》:“鐙杖即鐙棒。 唐 李光弼 骑将以鐙杖毙 僕固瑒 卒七人,故製此。”参见“ 鐙棒 ”。
《國語辭典》:灯具(燈具) 拼音:dēng jù
各种照明用具。如日光灯、吊灯、美术灯等。明。李东阳〈明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致仕赠特进右柱国太保谥文端周公神道碑铭〉:「又有旨,取大仓银三万两为张灯具。公言不可以小民膏脂供耳目之玩。」
分類:灯具
《骈字类编》:两镫(两镫)
苏轼 蔡州道上遇雪诗 平生学踵息,坐觉两镫温。
《漢語大詞典》:青藜
(1).指藜杖。 唐 刘言史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诗之三:“ 阿宣 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2).《三辅黄图·阁》:“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 ,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金莲烛,祥光普照,喜得红云飞绕,依稀似对青藜耀。” 清 陈鹏年 《冬日感怀》诗:“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
(3).借指苦读之事。 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怅怅词》词:“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颠狂合入烟花院。”
(4).借指读书人。 明 夏完淳 《军宴》诗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从 细柳 识军威。”
(2).《三辅黄图·阁》:“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 ,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金莲烛,祥光普照,喜得红云飞绕,依稀似对青藜耀。” 清 陈鹏年 《冬日感怀》诗:“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
(3).借指苦读之事。 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怅怅词》词:“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颠狂合入烟花院。”
(4).借指读书人。 明 夏完淳 《军宴》诗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从 细柳 识军威。”
《漢語大詞典》:散灯花(散燈花)
亦称“ 散小人 ”。 即散灯。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意也。”参见“ 散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