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灯 → 镫灯”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火树银花(火樹銀花)  拼音:huǒ shù yín huā
形容灯火通明,灯光灿烂的景象。唐。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也作「火树琪花」。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点的香灯和蜡烛。《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临贺王子岳》:「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红楼梦》第五四回:「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点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结的缘分。《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國語辭典》:挑灯(挑燈)  拼音:tiǎo dēng
拨动灯心、烛蕊,点灯。唐。岑参〈邯郸客舍歌〉:「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誇数钱。」《聊斋志异。卷一。贾儿》:「初,挑灯起,母便诟骂,儿若弗闻。」
《國語辭典》:渔火(漁火)  拼音:yú huǒ
渔舟中的灯火。唐。钱起 送元评事归山居诗:「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漢語大詞典》:一盏(一盞)
(1).犹言一杯。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乞人酱时,以新汲水一盏和而与之,令酱不坏。”《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松 吃了饭,那妇人双手捧一盏茶,递与 武松 。”
(2).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拨闷》诗:“闻道云安麴米春,纔倾一盏即醺人。”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马僧:“案上酒殽横列,公饮巨觥,而以一盏见赐。”
(3).表数量。用于称单个的灯火。 唐 白居易 《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诗:“一盏寒灯云外夜,数盃温酧雪中春。”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厨房里墙上掛着一盏油灯。”
《國語辭典》:不夜  拼音:bù yè
比喻夜晚光明如白昼。唐。杜甫 秦州杂诗二○首之七:「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漢語大詞典》:渔灯(漁燈)
渔船上的灯火。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宋 柳永 《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清 陆藻 《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 郁达夫 《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國語辭典》:佛灯(佛燈)  拼音:fó dēng
供佛的灯火。宋。苏轼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二首之一:「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初刻拍案惊奇》第二七回:「就此出家,禅榻佛灯,晨飧暮粥,且随缘度其日月。」
分類:灯火
《國語辭典》:火龙(火龍)  拼音:huǒ lóng
1.火形和龙形的图案,多用于古代帝王的服饰。《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晋。杜预。注:「火,画火也;龙,画龙也。」
2.神话传说中口中喷火的神龙。唐。王毂 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3.形容连绵不绝的灯火。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4.形容燃烧的烈火。宋。梅尧臣〈送黄殿丞通判润州〉诗:「前年江州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镕。」
《漢語大詞典》:朱火
(1).红色的火焰。 晋 傅玄 《天郊飨神歌》:“藴朱火,燎芳薪。紫烟游,冠青云。” 元 钱惟善 《题广微天师升龙图》诗:“朱火腾空超碧落,翠鳞垂水捲沧溟。”
(2).特指烛火,灯火。文选·傅毅〈舞赋〉:“朱火曄其延起兮,燿华屋而熺洞房。” 吕向 注:“朱火,烛也。”《文选·王微〈杂诗〉》:“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 吕延济 注:“朱火,灯也。” 宋 钱惟演 《南朝》诗:“舴艋凌波朱火度,觚稜拂汉紫烟微。”
(3).指夏天;暑气。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三:“闲卧观物化,悠悠念群生。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五:“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焰烧阴幽响絶。”
(4).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汉武帝内传:“后造 朱火 丹陵 ,食灵瓜,味甚好。”
《漢語大詞典》:禅灯(禪燈)
寺庙灯火。 唐 贾岛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诗:“清磬先寒角,禪灯彻晓烽。”
分類:寺庙灯火
《漢語大詞典》:候火
(1).烽火。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九:“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 唐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之二:“候火朝连夕,筹帷决纵擒。” 明 王世贞 《书庚戌秋事》诗:“传闻胡马塞回中,候火 甘泉 极望同。”
(2).候馆迎客之灯火。 唐 李郢 《送刘谷》诗:“邮亭已送轻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
《漢語大詞典》:神灯(神燈)
(1).谓神奇的灯火。 宋 朱熹 《方广圣灯次敬夫韵》:“神灯照夜惟闻説,皓月当空不用寻。” 清 阎尔梅 《题张元操别业》诗:“嶒崚不比连云栈,随着神灯问路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壤:“一夕隐隐望见神灯无数,有金甲神拥一贵人从空中过。”
(2).神佛前所供的灯火。 唐 崔液 《上元夜》诗之二:“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寳装。”白雪遗音·马头调·思凡:“拜佛前,神灯偏照俺的丑模样,脚大头皮光。师傅面前,少不的免强。”
《漢語大詞典》:烬灭(燼滅)
(1).指灯火熄灭。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 吴 、 蔡 、 齐 、 秦 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絶。”
(2).烧毁;灭绝。 唐 李翱 《陵庙日朔祭议》:“盖遭 秦 火,《礼经》烬灭,编残简缺, 汉 乃求之先儒。” 薛子正 《华北敌后艰苦奋战的一年》:“敌寇对我 晋 东南抗 日 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烬灭扫荡’。”
《國語辭典》:上火  拼音:shàng huǒ
1.点燃灯火。《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等到上火之后,船家果然把他们两只坐船,撑到对岸停泊。」
2.生气、发怒。如:「面对他无中生有的指责,她上火了!」
3.中医指大便乾燥、口舌生疮、鼻腔和口腔等发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