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747 【介绍】: 唐陇西天水人,字幼明。考功郎中苏颋知贡举时登进士第。历任湖城、汾阴、新繁、渭南、河南五县县尉。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拜监察御史。因故贬河南府法曹。天宝初,自新安令改绛郡司马。官至高平郡别驾。能诗文。有集,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4—747 或误作权彻。字幼明,陇西天水(今甘肃天水)人。考功郎中苏颋知贡举时登进士第。历任湖城、汾阴、新繁、渭南、河南五县县尉。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拜监察御史,因故贬河南府法曹。天宝初自新安令改绛郡司马,官至高平郡别驾。《毗陵集》卷八有其神道碑。有文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署权彻。另《山右石刻丛编》卷七收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补逸
权澈,天宝间人,为朝议大夫高平郡别驾。补诗一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一作周彻,误。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兄渭,有文名。澈于代宗大历十二年(777)登进士第,后官至邓州刺史。事迹散见权德舆《唐故守秘书少监致仕周君(渭)墓志铭并序》、《元和姓纂》卷五。《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6—816 【介绍】: 唐僧。会稽人,俗姓汤,字澄源。幼年出家。读书勤苦,受诗法于严维。后抵吴兴,与皎然居何山游讲,又与刘长卿、皇甫曾等以诗唱和,为包佶激赏。德宗贞元中,游长安,名振辇下。因流语激怒中贵,遭诬奏,徙汀州,后赦归东吴。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6或749—816 一作灵彻。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一作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后,住越州云门寺。长于律学,著有《律宗引源》21卷(今不存),为僧徒所称。尤善诗文。初从严维学诗。自代宗大历初年起,即名播一时。约于大历末移居吴兴何山,与诗僧皎然游,常相唱和。德宗兴元元年(784),皎然致书于文坛盟主包佶、李纾,盛称其诗。灵澈旋入长安,名振辇下。约于贞元三四年间,经庐山、洪州,复归越州。约于贞元六年(790),再入京师。约于贞元末因僧徒所疾,被诬获罪,徙居汀州。宪宗元和初遇赦北归。元和四年(809)住庐山东林寺,与江西节度使韦丹相往还。旋东归湖州。后因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之邀,往住宣州开元寺。元和十一年(816)卒。生平事迹散见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宋高僧传》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三。灵澈以善诗擅名江南达数十年之久。当时诗人如皎然、刘长卿、权德舆、柳宗元、刘禹锡、吕温等,皆与其有过从。平生作诗凡2000首,由其门人删取300篇,编为诗集10卷,另取其自大历至元和50年间与时人唱和酬别之作,编为《酬唱集》10卷。二集今皆不存。今存诗以送别酬寄之诗为多,其中《东林寺酬韦丹刺史》、《归湖南作》等篇,颇为后人所称道。《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仅存16首及残句10余则。另《澈上人文集纪》、《会稽掇英总集》尚存其诗1首及残句2则,《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灵澈(746一816),字源澄,俗姓汤,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于云门寺出家,虽受经论,笃好篇章,从严维学诗。建中末,居吴兴何山,与皎然游。皎然以书荐于包佶、李纾。贞元初,北游长安,曾居嵩山兰若。南返,至庐山,后归越州。贞元中复至京师,为飞语所中,得罪徙汀州。后遇赦归越。元和初,复游江西,又至涧州、湖州,终于宣州开元寺。有《灵澈诗集》及《酬唱集》各十卷,均佚。《全唐诗》存诗十六首,残句若干。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禀赋纯粹。笃学善属文尤工诗章居越溪之云门寺。成立之岁。即声誉远播以毗尼讲训。从之游者。如趋阛阓。秘书监严维隋州刺史刘长卿殿中侍御史皇甫曾。岂徒谐黄绢色丝 辞。亦且悟翠竹黄华之指。过吴兴杼山。时皎然如昼。方获重名。一见遂定林下交。尽予包佶中丞书。推致殊甚。及彻见佶。礼貌非常人所得。后权德舆。又移书问彻于昼。昼答之。如前书。其为侪辈所许如此。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灵澈。不知何许人也。禀气贞良执操无革。而吟咏性情尤见所长。居越溪云门寺。成立之岁为文之誉袭远。讲贯无倦生徒戾止如阛阓焉。故秘书郎严维刘隋州长卿前殿中侍御史皇甫曾。睹面论心皆如胶固。分声唱和名散四陬。澈游吴兴与杼山昼师一见为林下之游。互相击节。昼与书上包佶中丞盛标拣其警句最所重者归湘南作。则有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如今还向山边去。唯有湖水无行路句。此僧诸作皆妙。独此一篇使老僧见欲弃笔砚。伏冀中丞高鉴深量。其进诸乎。其舍诸乎。方今天下有故大贤勤王。辄以非急干请视听。亦昭愚老僧不达时也。然澈公秉心立节不可多得。其道行空慧无惭安远。复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为缁流所归。至于玄言道理应接靡滞。风月之间亦足以助君子之高兴也。其为同曹所重也如此。昼又赍诗附澈去见。佶礼遇非轻。又权德舆闻澈之誉。书问昼公。回简极笔称之。建中贞元已来。江表谚曰。越之澈洞冰雪。可谓一代胜士。与杭标霅昼分鼎足矣。不测其终。

作品评论

皎然《答权从事德舆书》
灵澈上人,足下素识,其文章挺拔瑰奇,自齐梁以来,诗僧未见其偶。但此子迹冥累迁,心无营营,虽然,至于月下风前,犹未废是。
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
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澈公承之。至如《芙蓉园新寺》诗云:“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谪汀州》云:“青蝇为吊客,黄太寄家书。”可谓入作者阃域,岂独雄于诗僧间耶!
苕溪渔隐丛话
《雪浪斋日记》云:灵澈诗,僧中第一,如“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窗风枯砚水,小雨慢琴弦”、“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前辈评此诗云:“转石下千仞江”。
唐才子传
(灵澈)上人诗多警句,能备众体……里结念云壑,而才名拘牵,罄息经微,吟讽无已。所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沧州人。皇甫政子。累官仓部员外郎。德宗贞元十四年,为蜀州刺史,赋《四相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彻,一作澈,一作激,误。沧州(今属河北)人,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德宗贞元十四年(798)任蜀州刺史。其后行迹无考。事迹散见于《元和姓纂》卷五、《唐诗纪事》卷四八。《全唐诗》存诗4首。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十七
澈字直方。元和中官太子通事舍人飞骑尉。
苻澈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琅邪人。苻璘子。文宗开成四年,自长武城使,拜邠宁节度使。五年,为河东节度使,封琅邪郡侯。武宗会昌二年,因病罢职。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7 澈,一作“彻”,误。字深源,孟州济源(今河南济源)人。懿宗咸通时登进士第,尝任祠部郎中,迁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僖宗广明元年(880)十二月,擢工部侍郎、同平章事。中和元年(881),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出为鄂岳观察使,然未成行。中和三年,复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光启时,僖宗出奔凤翔,澈陷于长安。嗣襄王李煴称帝,受伪署为宰相,加判度支。未几,煴伏诛。三年(887),澈与伪相郑昌图、萧遘等被杀于岐山县。事迹散见《旧唐书·僖宗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资治通鉴》卷二五四至卷二五六、《唐诗纪事》卷六八等。澈能诗。僖宗在蜀,左拾遗孟昭图上疏极谏,为田令孜所恶,沉杀于蟆颐江。澈不平,为诗以吊之。《全唐诗》存诗1首。
杨澈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晏如。太祖建隆初进士。历青州司户参军,鞫狱平允,无所阿畏。江南平,改通判虔州,令就大将曹彬分兵以行。既入境,伪帅郭再兴拥兵自固,澈单骑入其垒,谕以朝廷威信,再兴即奉符以代。土豪罗、黎二姓聚众为乱,澈率兵平之。官终祠部郎中。卒年七十四。
桑澈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吉州知州。
《漢語大詞典》:澈透
犹透彻。 周作人 《穷裤》:“这个用意本来很是明了,经湖上 笠翁 不客气的一说,尤其澈透。”
分類:澈透透彻
《漢語大詞典》:八面莹澈(八面瑩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君文端公:“年三十餘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
《國語辭典》:大澈大悟  拼音:dà chè dà wù
澈底醒悟。《老残游记二编》第四回:「到这时候,我彷佛大澈大悟了不是?」也作「大彻大悟」。
《國語辭典》:大彻大悟(大徹大悟)  拼音:dà chè dà wù
澈底醒悟。元。郑光祖《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也作「大澈大悟」。
分類:彻底醒悟
《分类字锦》:澄澈甘香
孟昌期妻孙氏 代夫作谢人送酒诗 谢将清酒寄愁人,澄澈甘香气味真。
分类:
《分类字锦》:色必洞澈
吕温鉴止水赋尔其色必洞澈光无滉瀁不蒸蓊郁之气不激潺湲之响
分类:
《漢語大詞典》:流天澈地
形容液体漫溢。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太太探头瞧了瞧,才看见公子给他两个斟的那杯酒,原来斟了个流天澈地,只差不曾淋出个尖儿,扎出个圈儿来。”
分類:液体漫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