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8,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澄肃
澄渟
澄镜
澄爽
潭澄
澄思
镜澄
澄绿
澄沙
澄心纸
澄一
澄淡
澄泉
溪澄
澄映
《漢語大詞典》:澄肃(澄肅)
肃清。新唐书·牛僧孺传:“徙御史中丞,按治不法,内外澄肃。”
分類:肃清
《漢語大詞典》:澄渟
(1).谓水清而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东望坳泽……其水澄渟,冬夏不减。” 唐 王季友 《鉴止水赋》:“鉴於水者,不在於广大而在於澄渟。”
(2).喻清静,平静。 晋 孙盛 《老聃非大贤论》:“值澄渟之时,则司契垂拱;遇万动之化,则形体勃兴。” 唐 白居易 《狂吟七言十四韵》:“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浄无尘。”
《漢語大詞典》:澄镜(澄鏡)
清澈如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东至小川泽,泉池澄镜,林树青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广东夷务事宜》:“四海澄镜,万国梯航。”
分類:清澈
《漢語大詞典》:澄爽
清朗。晋书·陆机陆云传论:“风鉴澄爽,神情俊迈。” 唐 白居易 《叔孙通定朝仪赋》:“天地澄爽,宫殿清旷。”
分類:清朗
《骈字类编》:潭澄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 泉喷声如玉,潭澄色似空。
《漢語大詞典》:澄思
深思;静思。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人主不澄思於治乱,不深鉴於亡徵,虽目分百寻之秋豪,耳精八音之清浊……犹无补於土崩,不救乎瓦解也。” 明 宋濂 《白牛生传》:“生年四十有六,髮无白者,日坐一室中,澄思终日。” 清 刘大櫆 《游凌云图记》:“坐于崇冈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
分類:深思静思
《漢語大詞典》:镜澄(鏡澄)
清澈。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石海》:“篱外清潭镜澄,柳荫蔽日。”
分類:清澈
《漢語大詞典》:澄绿(澄緑)
清澈碧绿。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山居即事》词:“几箇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緑。”
分類:清澈碧绿
《漢語大詞典》:澄沙
过滤后较细腻的豆沙。
《漢語大詞典》:澄心纸(澄心紙)
见“ 澄心堂纸 ”。
《國語辭典》:澄心堂纸(澄心堂紙)  拼音:chéng xīn táng zhǐ
一种纸名。南唐后主李煜所造,细薄光润,以藏于澄心堂而得名,主要产于池、歙二郡(今安徽省南部的歙州地区)。
分類:后主光润
《漢語大詞典》:澄一
亦作“ 澄壹 ”。 澄清统一;清明一致。《南齐书·顾宪之传》:“四海之大,黎庶之众,心用参差,难卒澄一。”新唐书·诸葛爽传:“ 爽 虽兴庸厮,善吏治,法令澄壹,人无愁咨。”
《漢語大詞典》:澄淡
清淡。 宋 范仲淹 《淡交若水赋》:“论心而曷有凝滞,投分而每存澄淡。”
分類:清淡
《漢語大詞典》:澄泉
清泉。 唐 孙樵 《龙多山录》:“澄泉传灵,别壑絶明。” 宋 苏舜钦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阁殿甚古,像设严焕,旁有澄泉。”
分類:清泉
《骈字类编》:溪澄
孙逖送杨法曹按栝州诗见岩险下下皮日休怀鹿门县名离合诗见山瘦
《漢語大詞典》:澄映
形容波光清澈明净。 晋 桓玄 《南游衡山诗序》:“清川穷澄映之流,涯涘无纤埃之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霽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復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