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酷妹  拼音:kù mèi
举止潇洒而表情带点冷漠的年轻女性。
《国语辞典》:酷毙了(酷毙了)  拼音:kù bì le
表示一个人行为举止潇洒率性极了的流行语。
《國語辭典》:风流才子(風流才子)  拼音:fēng liú cái zǐ
风度洒脱,才学渊深的人。唐。元稹《莺莺传》:「风流才子的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元是个风流才子。」
《漢語大詞典》:风流跌宕(風流跌宕)
气度超脱,潇洒放逸。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所谓无道学气者,非但风流跌宕之曲、花前月下之情,当以板腐为戒,即谈忠孝节义与説悲苦哀怨之情,亦当抑圣为狂,寓哭於笑,如 王阳明 之讲道学,则得词中三昧矣。”红楼梦第十四回:“那 宝玉 素闻 北静王 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 清 徐嘉 《论诗绝句》之九:“风流跌宕数 陈髯 , 湖海楼 高揖 子瞻 。”
《國語辭典》:风流人物(風流人物)  拼音:fēng liú rén wù
1.英俊潇洒、杰出的人物。唐。陈叔达 答王绩书:「至若梁魏周齐之间,耳目耆旧所接,风流人物,名实可知,衣冠道义,讴谣尚在。」《董西厢》卷一:「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
2.不拘礼法或行为轻浮放荡的人。《水浒传》第七回:「妇人家水性,见了衙内这般风流人物,再著些甜话儿调和他,不由他不肯。」《儒林外史》第二八回:「我们风流人物,只要才子佳人会合,一房两房,何足为奇!」
《國語辭典》:风流儒雅(風流儒雅)  拼音:fēng liú rú yǎ
形容风度好,温文尔雅。北周。庾信 枯树赋:「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镜花缘》第一九回:「而且无论男妇,都是满脸书卷秀气,那种风流儒雅光景,倒像都从这个黑气中透出来的。」也作「风流尔雅」。
《國語辭典》:风流倜傥(風流倜儻)  拼音:fēng liú tì tǎng
英俊潇洒,不拘礼法。《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卢生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傥。」《隋唐演义》第八○回:「其中惟虢国夫人,更风流倜傥,玄宗常与相狎,凡宫中的服食器用,时蒙赐赉,又另赐第宅一所于集庆坊。」
《國語辭典》:风流蕴藉(風流蘊藉)  拼音:fēng liú yùn jiè
蕴藉,蕴含不露。风流蕴藉形容人风流潇洒,含蓄有致。《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他见院判风流蕴藉,一心待嫁他了。」也作「风流酝藉」。
《國語辭典》:横槊赋诗(橫槊賦詩)  拼音:héng shuò fù shī
槊,长八丈的矛。横槊赋诗形容意气风发的样子。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宋。苏轼 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漢語大詞典》:边式(邊式)
(1).谓装束漂亮;体态俊俏。 夏仁虎 《旧京琐记·语言》:“美曰俊,亦曰俏式,又曰边式。” 张恨水 《夜深沉》第三五回:“ 杨老板 今天穿着淡蓝的衣服,比昨天那件黑绒的更要边式的多。”
(2).谓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潇洒利落。 邓友梅 《〈铁笼山〉一曲谢知音》:“ 沙慧斌 跟 三胜 一对戏,发现这果真是个好下串,怎么打怎么得根,有他保着,又省劲又边式。”
《漢語大詞典》:跌宕风流(跌宕風流)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诸君子跌宕风流,自是佳话。”《花月痕》第四三回:“ 羽侯 道:‘跌宕风流,我要贺三钟哩。’”亦作“ 跌荡风流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珠市名妓附见:“ 白门 娟娟静美,跌荡风流,能度曲,善画兰。”
《漢語大詞典》:跌宕格
诗的风格之一。以豪放潇洒不拘常格为其特点。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僧皎然》:“诗式云:‘诗有跌宕格二品:一曰越俗,其道如黄鹤临风,貌逸神王,杳不可羈……二曰骇俗,其道如 楚 有 接舆 , 鲁 有 原壤 ,外亦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
《漢語大詞典》:帅性
潇洒的风度。例如:回国度暑假的徐仲微,外型装扮越见帅性。
分類:潇洒风度
《國語辭典》:阔步高谈(闊步高談)  拼音:kuò bù gāo tán
大步走路,高声谈论。三国魏。曹丕〈太宗论〉:「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
《國語辭典》:落落大方  拼音:luò luò dà fāng
举止自然坦率,毫无扭捏作态、矫揉造作。《三侠五义》第六九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