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捧场(捧場)  拼音:pěng cháng
原指到剧场欣赏演员的表演,今多指替他人临场助阵。如:「今年的慈善义卖会,很多商界大亨都来捧场。」
《國語辭典》:捧角  拼音:pěng jué
为戏剧演员捧场。如:「王先生是演艺界的前辈,经他捧角成名的演员不知凡几。」
《漢語大詞典》:石玉昆
清代子弟书演员。道光、咸丰年间人。满族。演唱西城调子弟书,自弹三弦自唱。嗓音嘹亮,所唱曲调被称为“石韵”。小说《三侠五义》是在他说唱的《龙图公案》基础上改编而成。
《漢語大詞典》:耍大头(耍大頭)
宋 代瓦舍中演出的一种民间舞蹈。因演员戴大头面具表演,故称。《西湖老人繁胜录》:“耍大头、谈諢话, 蛮张四郎 。”按, 宋 代的《耍大头》与 元 、 明 、 清 流传的《大头和尚》一脉相承。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有“戴面具耍大头和尚,聚观无男女”的记载。近年舞蹈工作者亦用以编演《大头娃娃舞》等儿童舞蹈。
《漢語大詞典》:耍盘子(耍盤子)
即转碟。杂技节目。也称耍花盘。演员双手各执有弹性的细竿数根,细竿上端各顶一个盘子,借腕力使之飞快转动。要求在做翻筋斗、背剑、叼花、单臂倒立等难度很高的动作时,盘子不停转、不跌落。
《漢語大詞典》:耍花坛(耍花罈)
杂技节目之一。演员将各种大小不同的瓷制花坛、大缸或酒甏轮番用头顶、手扔、脚踢、臂滚等动作,使之翻滚旋转。
《國語辭典》:髯口  拼音:rán kou
国剧演员所挂的假胡须。用头发或马尾等制成。
《漢語大詞典》:尚小云
(1902-1976)京剧演员。名德泉,字绮霞,河北南宫人。幼入北京三乐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后改青衣。功底深厚,兼演刀马旦戏。唱腔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梁红玉》《昭君出塞》等。1937年创办荣春社科班。曾任陕西省京剧院院长。
《漢語大詞典》:三名三高
名作家、名演员、名教授和高工资、高稿酬、高奖金的合称。 杨沫 《不是日记的日记·时间在我心上变成了奔驰的骏马》:“象你这样三名三高的人,写东西是危险的呀!”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 王嘉 夫妇原来是个三名三高人物,每人月薪将近二百元。”
《漢語大詞典》:伞头(傘頭)
陕北 地区大秧歌舞中领舞领唱的演员。因以所执之伞为道具,故称。 贺敬之 《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 陕北 大秧歌在表演,这雪白的羊肚子毛巾,紫红的腰带,这领唱的伞头,合唱的男女队员……这不是一九四三年的‘红火’情景吗?”
《漢語大詞典》:科套
指戏曲演员的唱腔做派。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朱楚生女戏》:“ 朱楚生 ,女戏耳,其科套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
《國語辭典》:靠把  拼音:kào bǎ
戏剧中表演作战时,武将披著铠甲开打称为「靠把」。
《國語辭典》:开打(開打)  拼音:kāi dǎ
戏剧中表演的打斗。后指人打斗闹事。如:「他们为撞车赔偿金争执不下,当街开打起来。」
《國語辭典》:看家戏(看家戲)  拼音:kān jiā xì
演员、剧团专擅的戏码。如:「想在戏剧圈出头,必得有几出看家戏。」
《漢語大詞典》:救场
戏曲演出中,因演员误场或其他缘故,有停演可能时,由其他演员上场表演,叫做“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