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怡然自得  拼音:yí rán zì dé
欣悦自得的样子。《旧唐书。卷七二。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池筑山,文酒谈赏,以舒平生之志。」《红楼梦》第三四回:「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也作「怡然自乐」、「怡然自足」、「怡然自娱」、「怡然自悦」。
《漢語大詞典》:心满意得(心滿意得)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茅盾 《子夜》六:“在这批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國語辭典》:心满意足(心滿意足)  拼音:xīn mǎn yì zú
心中非常满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若果有这五万与他,勾他富贵一生,他也心满意足了。」《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素姐心满意足,喜不自胜。」也作「心满愿足」。
《国语辞典》:美味可口  拼音:měi wèi kě kǒu
能满足口腹之欲的美好滋味。如:「她做的菜,美味可口。」
《国语辞典》:没足厌的(没足厌的)  拼音:méi zú yàn de
不知满足。《红楼梦》第四三回:「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
分类:不知满足
《国语辞典》:舍德主义(舍德主义)  拼音:shè dé zhǔ yì
一种施加痛苦在别人身上,以求取性满足联想的暴力倾向。由英语sadism翻译得名。也译作「沙蒂斯姆」、「舍得主义」。
《国语辞典》:生活水准(生活水准)  拼音:shēng huó shuǐ zhǔn
在一社会中,成员在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方面的满足程度,可以若干项目作为衡量指标,如出生率与死亡率等人口特徵、实际收入和支出状况、食品消费、居住条件、劳动条件、就业率、社会服务状况、閒暇时数、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消费、教育普及率等。
《国语辞典》:企业行销(企业行销)  拼音:qì yè xíng xiāo
指企业从事市场研究、分析、预测、产品发展、定价、推广、交易及实体配销来发掘、扩大、调整、紧缩、放弃及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商品或劳务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在促进相关交易的进行及完成。
《国语辞典》:缺食无衣(缺食无衣)  拼音:quē shí wú yī
基本的衣食需求得不到满足。形容生活贫穷。《孤本元明杂剧。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齑。」也作「缺衣少食」。
《国语辞典》:公有财货(公有财货)  拼音:gōng yǒu cái huò
一种经济财货。任何人都能自该财货获得满足,且其满足程度并不会因他人获得满足而减少,如公园、桥梁等。
《国语辞典》:公共建设(公共建设)  拼音:gōng gòng jiàn shè
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能满足大众有关运输、教育、医疗、卫生、游憩等需求的各项建设。如道路的铺设、公园的辟建、学校的设置、停车场的兴建等。
《国语辞典》:公共政策  拼音:gōng gòng zhèng cè
政府有关单位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需求,所作的决定及相关活动。如:「制定公共政策,应以民意为依归。」
《国语辞典》:公共部门(公共部门)  拼音:gōng gòng bù mén
有关满足大众集体需求而不以市场或营利目的定价的部门。
《国语辞典》:经济活动(经济活动)  拼音:jīng jì huó dòng
人类为满足生存要求及生活欲望,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及财货所从事的各种生产、交换、销售等行为。
《国语辞典》:酒醉饭饱(酒醉饭饱)  拼音:jiǔ zuì fàn bǎo
形容吃喝非常痛快而满足。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多著些汤水,……我著他酒醉饭饱,走不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酒醉饭饱,不要贪睡,负了主人殷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