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积滞(積滯)
(1).积聚滞留。《隋书·儒林传序》:“博士罄悬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覈异同,积滞羣疑,涣然冰释。”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榷盐书》:“ 淮 浙 官盐本轻而利重,虽有积滞,官未病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灰尘积滞扶梯,电灯有些破毁的,空空的一大间,疏疏朗朗排着几张极华美的锦椅。”
(2).停滞;迟滞。 宋 欧阳修 《论史馆日历状》:“至於事在目今,可以详於见闻者,又以追修积滞,不暇及之。” 明 唐顺之 《廷试策》:“因选调积滞,设法疏通之,輒凭巡按考语,不復稽其实迹,録其罪状。”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故常有 汉 满 人同官同年同署, 汉 人则积滞数十载,不得迁转; 满 人则俄而侍郎,俄而尚书,俄而大学士矣。”
(2).停滞;迟滞。 宋 欧阳修 《论史馆日历状》:“至於事在目今,可以详於见闻者,又以追修积滞,不暇及之。” 明 唐顺之 《廷试策》:“因选调积滞,设法疏通之,輒凭巡按考语,不復稽其实迹,録其罪状。”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故常有 汉 满 人同官同年同署, 汉 人则积滞数十载,不得迁转; 满 人则俄而侍郎,俄而尚书,俄而大学士矣。”
《漢語大詞典》:遗滞(遺滯)
(1).谓遗漏弃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宋 范仲淹 《奏策试方略等人各与缘边差遣事》:“虽程试之下,偶不及等,或晓习边事,经歷艰苦,或乡曲有誉,年未衰退,若只假以虚名,实恐多有遗滞。”
(2).指弃置未用的人才。 晋 傅玄 《答程晓》诗:“下罔遗滞,焦朽斯华。”《旧唐书·赵憬传》:“议举遗滞,则曰:‘官司既广,必委宰辅以举之。’” 宋 苏辙 《乞擢任刘攽状》:“陛下方网罗遗滞,以助大化,如 攽 之贤,不可多得。”
(3).延误,滞留。《魏书·广陵王羽传》:“卿等自任集书,合省逋堕,致使王言遗滞,起居不修,如此之咎,责在於卿。” 宋 曾巩 《舍弟南源刈稻》诗:“昼务诫遗滞,夜工督舂牏。”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其行围所有奏章,皆俟上还营后,披览发出,毫无遗滞。”
(4).指遗落。 清 蒋知庸 《江北妇女叹》:“秉穗无遗滞,饁餉还相将。”
(2).指弃置未用的人才。 晋 傅玄 《答程晓》诗:“下罔遗滞,焦朽斯华。”《旧唐书·赵憬传》:“议举遗滞,则曰:‘官司既广,必委宰辅以举之。’” 宋 苏辙 《乞擢任刘攽状》:“陛下方网罗遗滞,以助大化,如 攽 之贤,不可多得。”
(3).延误,滞留。《魏书·广陵王羽传》:“卿等自任集书,合省逋堕,致使王言遗滞,起居不修,如此之咎,责在於卿。” 宋 曾巩 《舍弟南源刈稻》诗:“昼务诫遗滞,夜工督舂牏。”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其行围所有奏章,皆俟上还营后,披览发出,毫无遗滞。”
(4).指遗落。 清 蒋知庸 《江北妇女叹》:“秉穗无遗滞,饁餉还相将。”
《漢語大詞典》:迟淹(遲淹)
亦作“遟淹”。 停留;滞留。《后汉书·蔡邕传下》:“又二州之士,或復限以岁月,狐疑遟淹,以失事会。” 明 冯梦龙 《邯郸梦·特诏赐环》:“君命召,敢迟淹?” 清 姚鼐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几要出山而竟止因寄》诗:“ 王氏 风流草隶兼, 江 东行乐且迟淹。” 叶圣陶 《穷愁·倚闾之思》:“今夏既得归信,心乃大喜;而初秋犹遥,殊恨时光之迟淹。”
《漢語大詞典》:宿谷(宿穀)
(1).积存的粮食。《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復进军 大谷 ,拒 雒 九十里” 裴松之 注引《山阳公载记》:“ 边 韩城中无宿穀,当於外运,畏 慎 大兵,不敢轻与 坚 战。”
(2).指胃中滞留的食物。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濇,其病难治。”
(2).指胃中滞留的食物。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濇,其病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