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44,分110页显示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吴炳南(字 韶徵、星侪、华溪 )
陈则廉(字 砥堂 号 蒲溪 )
丁守存(字 心斋 号 竹溪、石涛钓叟 )
华国清(字 鉴溪 )
谢颖苏(字 采山 号 北溪渔隐、懒云 颖苏 )
和润(别称 和润 字 月溪 )
卓橒(字 鹤溪、午生、云木 )
曹登庸(字 芗溪 )
张芾(字 黼侯、黼候 号 小浦、小圃、冰溪 文毅 名 进士 )
白良骥(字 少溪 )
僧真然(字 莲溪 号 野航 别称 黄山樵子 )
王涵(字 溪云 )
彦昌(字 少博 号 文溪 )
何桂珍(字 丹畦 文贞 号 丹溪 )
其它辞典(续上)
邹崇汉(字 云章 号 星溪 )吴炳南(字 韶徵、星侪、华溪 )
陈则廉(字 砥堂 号 蒲溪 )
丁守存(字 心斋 号 竹溪、石涛钓叟 )
华国清(字 鉴溪 )
谢颖苏(字 采山 号 北溪渔隐、懒云 颖苏 )
和润(别称 和润 字 月溪 )
卓橒(字 鹤溪、午生、云木 )
曹登庸(字 芗溪 )
张芾(字 黼侯、黼候 号 小浦、小圃、冰溪 文毅 名 进士 )
白良骥(字 少溪 )
僧真然(字 莲溪 号 野航 别称 黄山樵子 )
王涵(字 溪云 )
彦昌(字 少博 号 文溪 )
何桂珍(字 丹畦 文贞 号 丹溪 )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七
邹崇汉,字云章,号星溪,公安人。道光丙午举人。有《辛畦居士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东顺德人,字韶徵,一字星侪,又字华溪。道光二十九年举人。书画琴棋无不精妙。有《华溪诗钞》。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则廉(1812年—1894年),字砥堂,号蒲溪,直隶香河县人。晚清官员。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李文玕(李鸿章之父)同中三甲进士。外放四川知县。任职期间,他目睹官场之腐败,社会之黑暗,十分伤心,发誓不再为官,于是以家中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料为由,请调天津府儒学教授获准。后眼见清朝日益腐败,对外丧权辱国,因此在同治元年(1862年)以50岁辞职还乡,并在家乡结庐施教,直至归西。陈则廉生性耿直,不畏权贵。传李鸿章父亲去世后,需请与父亲同辈且有名望的人为其父亲“点主”,于是想请有世叔之辈份的陈则廉为其点主。陈则廉则因厌恶李鸿章崇洋媚外、丧权辱国而“三拒李鸿章”,最后李鸿章只好亲自前往,并采取软硬兼施之计,方才得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日照人,字心斋。道光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充军机章京。通天文、历算,善制器,督造地雷、石炮、火机皆验。同治年间官湖北督粮道,署按察使。有《造化究原》、《新火器说》。黄鹤楼志·人物篇
丁守存(1810—1881) 晚清官员、军事科学家。字心斋,号竹溪(竹石)、次海,晚号石涛钓叟。山东日照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任户部主事、军机章京。同治三年授湖北督粮道,在任十载,后署按察使。通天文、历算,善制器。同治七年(1868)九月,总督官文、李翰章,巡抚郭伯荫动工重建黄鹤楼。丁守存作楹联及《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介绍了重建同治楼的建筑尺寸等,其史料价值超过文学价值,为后代重建黄鹤楼提供了参考依据。
人物简介
维基
华国清,字鉴溪,四川泸州(今泸州市)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进士。以即用知县签分云南,转授大关厅同知。咸丰三年(1853年)署镇南州知州。同治六年(1867年)擢广南府知府。年七十余岁因病免归,主讲川南书院。曾与田秀粟、施泽久合纂《直隶泸州志》。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谢颖苏(1811~1864),初字采山,后改管樵、琯樵,号北溪渔隐,又号懒云,亦称懒云山人、懒翁。清福建诏安人。父声鹤,能诗。少负奇气,工技击,精书画,尤善水墨竹兰,为闽派代表画家。咸丰七年(1857)来台,先后寓居台南吴尚沾举人家、台南海东书院、板桥林本源家,并曾北游三貂岭,时与大龙峒文士往来。后又往新竹潜园为客。流寓四年,台北李学樵、新竹李逸樵等均追随之,为当代流寓画家中之最具影响力者,其书画台人多有收藏。回内地后,入彰化林文察提督戎幕,殉于漳州万松关之役,士论壮之 。存诗十六首,见王松《台阳诗话》、连横《台湾诗乘》等书,今据以校录。全台诗
谢琯樵(1811~1864),名颖苏,初字采山,后改管樵、琯樵,号北溪渔隐,又号懒云,亦称懒云山人、懒翁。福建诏安人。父声鹤,能诗。少负奇气,工技击,精书画,尤善水墨竹兰,为闽派代表画家。咸丰七年(1857)来台,先后寓居台南吴尚沾举人家、台南海东书院、板桥林本源家,并曾北游三貂岭,时与大龙峒文士往来。后又往新竹潜园为客。流寓四年,台北李学樵、新竹李逸樵等均追随之,为当代流寓画家中之最具影响力者,其书画台人多有收藏。回内地后,入彰化林文察提督戎幕,殉于漳州万松关之役,士论壮之〖参考:(1)卢嘉兴〈前清流寓台南的艺术家谢琯樵〉,收入氏著《台湾研究汇刊》14,1974年6月。(2)卢嘉兴〈清代流寓台湾的艺术家谢琯樵〉,收入氏著《台湾研究汇刊》19,1979年7月。(3)许雪姬主编《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一版一刷。(4)刘德城、周羡颖主编《福建名人辞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存诗二首,见王松《台阳诗话》、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移录。(吴福助撰)
人物简介
维基
宗室和润(1812年—1866年),又称和润,字月溪,爱新觉罗氏,清朝皇族、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道光二十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后升任大理寺少卿。咸丰五年,任大理寺卿。次年,署刑部右侍郎。任盛京刑部侍郎。咸丰九年,改盛京户部侍郎。同治二年,改工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维基
卓橒(1813年—1857年),字鹤溪、一字午生、一字云木,号鹤溪,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人。道光丁酉举人,庚子进士。中进士授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编修、国史馆协修。道光三十年任庚戌科会试同考官。咸丰元年任文渊阁校理;二年任日讲起居注官;三年授右赞善;四年迁詹事府右庶子、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兵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
人物简介
维基
曹登庸,字芗溪,河南光山人。清朝官员,书法家。曹登庸自幼聪慧,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二甲第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年间,官至京畿道监察御史,以“直谏”之名蜚声朝野。后因事以六部员外郎降补,閒居二十馀年,卒于北京。咸丰七年(1857年)曾弹劾河南学政俞樾试题“割裂经义”,使俞樾被罢职。工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4—1862 【介绍】: 清陕西泾阳人,字黼侯,号小浦。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道光末,为江西学政,受朝命查案,办事得力。咸丰二年擢江西巡抚。次年,守省城九十余日,对抗太平军。不久因事夺职,赴安徽军营办事。十一年回籍督办团练防御回民起事。以劝降渭南回民军,被其首领任武所杀。谥文毅。维基
张芾(1814年—1862年),字黼候、小浦,号小圃、冰溪,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今陕西省泾阳县)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道光十五年(1835年)登二甲一名进士(传胪),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升庶子,直南书房;擢少詹事,超迁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授工部侍郎,任满回京,仍直南书房,调吏部侍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督江西学政。咸丰二年(1852年)调任刑部侍郎,留署江西巡抚,后实授。后太平军围攻长沙,奉召驻防,不久岳州被攻陷,后驻守九江。咸丰三年(1853年)镇守瑞昌,后改驻守南昌,后因截留滇、黔铜铅银,被罢免削职。之后因战局紧张,经侍郎王茂荫举荐,负责操练乡团。咸丰五年(1855年)攻克休宁、石埭。咸丰六年(1856年)在婺源、祁门击退太平军。母亲去世后,因夺情留军。咸丰七年(1857年)邓绍良在湾沚阵亡,祁门、婺源皆告急。他在清华街、祁门。咸丰九年(1859年)攻佔婺源,授通政使,寻迁左副都御史。后督办皖南四府一州军务。咸丰十年(1860年)率军连克太平、旌德、石埭、泾县,却后皆失守,由曾国藩继任,张芾回京。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赶往陕西督办陕西团练,会同巡抚瑛棨防回民暴动,后因参与调解,被回民首领任老五率众折辱,然后被肢解。谥文毅,在陕西省城、仓头镇、江西、徽州并建专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6—1884 【介绍】: 清僧。江苏兴化人,字莲溪,号野航,又称黄山樵子。善画盈丈人物、仙佛,亦善禽鱼、花卉、走兽。六十后率以兰竹应人。晚寓上海,居一粟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6 【介绍】: 清道士。江苏太仓人,字溪云。上海安澜道院住持。善书画,兼工墨竹,画沄雄健。
人物简介
维基
彦昌(1816年—?),字少博,号文溪,伊尔根觉罗氏,正黄旗满洲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7—1855 【介绍】: 清云南师宗人,字丹畦。道光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咸丰间出为徽宁池太广道。奉檄募勇,于霍山破捻军,受李兆受降。复下蕲水、英山。以饷尽师溃,终为李兆受所杀。谥文贞。维基
何桂珍(1817年—1855年),字丹畦,号丹溪,云南省师宗县人。官至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尽力围剿太平军,咸丰五年(1855年)在英山县被哗变降兵杀害。何桂珍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当时年方弱冠,曾告假回乡娶妻。翰林院散馆,授编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督贵州学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满回京,升侍读,次年在南书房行走,教授孚郡王读书。咸丰三年(1853年),出任福建兴泉永道,经巡防大臣贾桢等奏请开缺,留京随同办理城防事宜。咸丰四年(1854年),授安徽宁池太广道。当时省会安庆被太平军攻陷已久,巡抚福济驻扎于庐州。何桂珍治所在江南,被太平天国阻挡,于是在江北滞留,徵召兵勇。福济令其驰援庐江,檄文到达时,庐江城已陷落,桂珍援救不及,被弹劾罢职,此后孤军转战于潜、霍之间。咸丰五年(1855年)春,桂珍引兵攻克蕲水、英山,歼灭田金爵部,朝廷赏六品顶戴,留驻英山、霍山等地。此后民团相继来投靠。李昭寿、马超江等率众投降后,粮饷不足,李昭寿截获安徽巡抚福济之密信,怀疑桂珍出卖自己,心怀不满,于是年十一月初三日假意宴请桂珍,在英山小南门外设置伏兵。桂珍未及辩解即身首异处,四十馀名随从均遇害。李昭寿仍不解恨,将桂珍之头颅挂树上,再以枪弹击入水中。朝廷追赠光禄寺卿,赠云骑尉世职。同治初年,江南平定,曾国藩上疏追论何桂珍之功,朝廷晋其世职为骑都尉,谥文贞,并在英山县建祠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