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9,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源
发源
穷源
源源
源委
化源
武陵源
利源
源泉
溯源
桃花源
同源
桃源路
源于
长源
《骈字类编》:一源
宋 苏轼 黄河 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
分类:一源
《國語辭典》:发源(發源)  拼音:fā yuán
起源、开端。《文选。张衡。南都赋》:「滍、澧、泺、浕,发源岩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
《漢語大詞典》:穷源(窮源)
(1).河流的发源处。 唐 薛能 《黄河》诗:“人间无 博望 ,谁復到穷源?”
(2).穷尽水流的源头。 宋 梅尧臣 《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3).亦作“ 穷原 ”。探寻事物的本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读 横渠 诗,最爱其一篇云:‘学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 清 魏源 《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 中国 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國語辭典》:源源  拼音:yuán yuán
水流不断,引申为连续的样子。宋。曾巩〈冬望〉诗:「日令我意失枯槁,水之灌养源源来。」
分類:连续不断
《國語辭典》:源委  拼音:yuán wěi
事情的本末。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骠国乐〉:「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漢語大詞典》:化源
(1).教化的本源。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昭室化源,发扬大号。”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尚列为高等,冀感悟圣明,岂不欲发明化源,抑絶小道。”旧唐书·李绛传:“陛下思广天聪,亲览国史,垂意精颐,鉴於化源,实天下幸甚。”
(2).指掌教化之位。旧唐书·李渤传:“若言不行,计不从,顺奉身速退,不宜尸素於化源。”
(3).中医学指六气的生化之源。《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炙甘草汤方”集解引 张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秘濇之虞,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大人口破》“大人口破分虚实”注:“如口疮乾黄硬作渴者,宜服加减八味丸,以滋化源,俱禁水漱。”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國語辭典》:利源  拼音:lì yuán
产生利益的根源。如:「资本与人才是利源之所在。」《元史。卷一八七。列传。贡师泰》:「至则剔其积蠹,通其利源,大课以集,国用资之。」《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如此办法,不但圈住我们自己的利源,还可以杜绝他们的来路!」
分類:财利来源
《國語辭典》:源泉  拼音:yuán quán
1.水流出之处。《管子。轻重丁》:「源泉有竭,鬼神有歇。」《文选。班固。西都赋》:「源泉灌注,陂池交属。」
2.事物的本源。汉。贾谊《新书。卷八。官人》:「知足以为源泉。」
《國語辭典》:溯源  拼音:sù yuán
探求本源。如:「溯源探本」。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國語辭典》:同源  拼音:tóng yuán
1.水流来自同一源头。晋。左思〈魏都赋〉:「墱流十二,同源异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注》:「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
2.事物之来源相同。《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延笃》:「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
《漢語大詞典》: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 松子 家。”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纳兰性德 《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 桃花源 ”。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国语辞典》:源于(源于)  拼音:yuán yú
来自于。如:「他的成功源于自身的努力不懈。」
分类:源于来自
《骈字类编》:长源(长源)
谢灵运 山居赋 写长源于远江,派深毖于近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