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
词典
1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周浃
透雨
淋湿
水涔涔
浸濡
精湿
汗流洽衣
落汤鸡
流汗浃背
《國語辭典》:
周浃(周浹)
拼音:
zhōu jiá
周全通澈,深入遍及。《荀子。君道》:「古者先王审礼以方皇周浃于天下,动无不当也。」《史记。卷二三。礼书》:「于是中焉,房皇周浃,曲直得其次序,圣人也。」
分類:
普遍
周到
深入
湿透
简释
《國語辭典》:
透雨
拼音:
tòu yǔ
充足的雨。如:「这一阵透雨,洗尽了蒙在树叶上的尘埃,呈现出一片翠绿的颜色。」清。徐珂《清稗类钞。谏诤类。梁经先疏劾陕抚》:「有旨询陕旱情形,巡抚覆奏,犹言全省麦田仅有三成未播种者,馀皆连得透雨,一律下种,虽有偏灾,不至成巨祲也。」
分類:
田地
地里
土层
湿透
《国语辞典》:
淋湿(淋湿)
拼音:
lín shī
浇洒湿透。如:「一旦被雨淋湿,回家后要赶快擦乾身子,换乾净衣服。」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我这领布衫著雨淋湿了也,你与我扭一扭。」
分类:
淋湿
浇洒
湿透
《漢語大詞典》:
水涔涔
水灵,发亮。例如:水涔涔的双眼。
指物体湿透了的样子。例如:水涔涔的内衣。
分類:
水灵
发亮
湿透
样子
《漢語大詞典》:
浸濡
因受水渍而湿透。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王成
》
:“﹝ 王成 ﹞囊货就路,中途遇雨,衣履浸濡。”
分類:
湿透
《漢語大詞典》:
精湿(精濕)
完全湿透。 老舍
《龙须沟》
第一幕:“你给我起来,屋里精湿的,躺什么劲儿!” 柳溪
《爬在旗杆上的人》
:“只有已经成熟等待收割的庄稼还在雨里站着,淋得精湿。”
分類:
湿透
《漢語大詞典》:
汗流洽衣
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
:“顷贤郎至,辱华翰奬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分類:
湿透
衣服
惶恐
羞愧
《國語辭典》:
落汤鸡(落湯雞)
拼音:
luò tāng jī
1.比喻人浑身湿透。如:「外出没带伞,午后一阵大雷雨,瞬时成了落汤鸡。」
2.比喻人处于困境,十分狼狈。《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老妪闻言,好像落汤鸡一般,口不能言。连忙在箱子内查看,不见了一锭银子。」
分類:
热水
水里
全身
湿透
《國語辭典》:
流汗浃背(流汗浹背)
拼音:
liú hàn jiá bèi
出汗很多,湿透了背脊。形容工作辛劳或极度惊恐、羞愧。《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司空颋传》:「正言素不能文辞,又为兵刃所迫,流汗浃背,不能下笔。」《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那廷椽里豪,吓得面如土色,流汗浃背。」也作「汗流浃背」、「汗流洽背」。
分類:
惭愧
出汗
不安
安之
湿透
衣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