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本名渊,唐人避讳改泉。谢玄兄。有令名。时人推为谢氏彦硕俊秀。曾任义兴太守。早卒。
释义渊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海东高僧传·卷第一
释义渊。句高丽人也。世系缘致咸莫闻也。自隶剃染。善守律仪。慧解渊深。见闻泓博。兼得儒玄。为一时道俗所归。性爱传法。意在宣通。以无上法宝。光显实难。未辨所因。闻。前齐定国寺沙门法上。戒山慧海。肃物范人。历跨齐世为都统。所部僧尼不减二百万。而上纲纪将四十年。当文宣时盛弘释典。内外阐扬。黑白咸𠃔。景行既彰。逸响遐被。是时句高丽大圣相王高德。乃深怀正信。崇重大乘。欲以释风被之海曲。然莫测其始末缘由。自西徂东年世帝代。故件录事条。遣渊乘帆向邺。启发未闻。其略曰。释迦文佛。入涅槃来。至今几年。又在天竺。经历几年。方到汉地。初到何帝。年号是何。又齐陈佛法谁先从尔。至今历几年帝。请乞具注。其十地。智度。地持。金刚般若等诸论本。谁述作著论。缘起灵瑞所由有传记不。谨录咨审。请垂释疑。上答云。佛以姬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生。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当穆王二十四年癸未。王闻西方有化人出。便即西入。至竟不还。以此为验。四十九年在世。灭度至今齐世武平七年丙申。凡一千四百六十五年。后汉明帝永平。经法初来。魏晋相传。吴孙权赤乌年。康僧会适吴。方弘教法。地持阿僧伽比丘从弥勒菩萨受得其本。至晋安帝隆安年。昙摩谶于姑藏为河西王沮渠蒙逊译。摩诃衍论。是龙树菩萨造。晋隆安年。鸠摩什波至长安为姚兴译。十地论金刚般若论。并是僧祛弟波薮槃豆造。至魏宣武帝时。菩提留支始翻。上答指證。由缘甚广。今略举要。渊服膺善诱。博通幽奥。辩高灸輠。理究连环。曩日旧疑。焕然冰释。今兹妙义。朗若霞开。西承慧日。东注法源。望悬金不刊。传群玉而无朽。所谓苦海津济。法门梁栋者。其惟吾师乎。既返国揄扬大慧。导诱群迷。义贯古今。英声藉甚。自非天质火拔。世道相资。何以致如斯之极哉。史不叙所终。故不书。 赞曰。佛生年月日传记互出。理难一定。然渊亲承法上口授而来。乃与唐法琳辨正论所据若合符节。当以此为指南。然钜儒吴世文援引古文特启异论。致有问对。虽辞旨烦丽。亦不足凭也。
辛渊 朝代:西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0 【介绍】: 十六国时西凉陇西狄道人,辛绍先父。仕李炳为骁骑将军。皓子李歆待之亦厚。后歆与沮渠蒙逊战于蓼泉,军败失马,渊以所乘授歆而身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5或376—427 【介绍】: 东晋庐江浔阳人,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元亮。陶侃曾孙。起家州祭酒,不堪吏职,辞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郡遣督邮至,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安帝义熙二年,即去官隐居,赋《归去来兮》以明志。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入南朝宋,不肯复仕。所著文章,皆题年月。义熙以前,书晋代年号,南朝宋以后,唯云甲子。躬耕自资,嗜酒,善为诗文。私谥靖节。今存《陶渊明集》辑本。
全晋文
潜字元亮,一名渊明,或云字渊明,侃曾孙。为州祭酒,自解归,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补彭泽令。义熙三年解印去。徵著作郎不就。宋元嘉中卒,颜延之谥之曰“靖节徵士”。有集九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1—450 【介绍】: 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伯渊,小名桃简。崔宏子。少好学,综览经史百家,识天文,明历学。弱冠为郎,道武帝以其工书常置左右。元明帝初拜博士祭酒,为帝授经书,参议军国大事。太武帝始光中进爵东郡公,拜太常卿,制定《五寅元历》,引荐道士寇谦之,助道抑佛。帝击溃赫连昌,败柔然,取北凉,浩均参赞谋划。以功加侍中、抚军大将军,后迁司徒。军国大计多先咨浩,然后行。崔姓本北方士族大姓,浩乃主张辨别姓族门第,企图恢复五等封爵,发展士族势力,因与北魏鲜卑贵族产生矛盾。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浩以所监修之国史暴露“国恶”罪名,被杀,族诛。
全后魏文·卷二十二
浩,字伯渊,小名桃简,宏长子。皇始中,为通直郎。天兴中,给事秘书,转著作郎。明元即位,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泰常中,袭父爵白马公。东宫建,以为右弼。寻拜相州刺史,加左光禄大夫。太武即位,以公归第。始光中,进爵东郡公,拜太常卿。神麚中,加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进司徒。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坐修国史忤旨,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夷族。时年七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大渊。少历显职,初仕后燕为散骑常侍。慕容垂建兴十年,遣慕容宝击北魏,湖谏,言颇切厉,垂怒,免湖官。既而宝果败。宝立,起湖为燕郡太守。后燕主兄弟交争,湖见其衰乱,遂率户三千归北魏,道武帝赐爵东阿侯,加右将军,总代东诸部。太武帝时镇姑臧,甚有惠政。卒年七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 【介绍】: 名或作广。南朝宋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人。范晔弟。善属文,任武陵王刘骏咨议参军领记室。后坐兄晔参与谋逆嫌疑,被诛。
邓渊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安定人,字彦海。通经史,长于《》筮。道武帝定中原,擢著作郎,出为蒲丘令,入为尚书吏部郎。明解制度,多识旧事,与尚书崔玄伯参定朝仪律令及军国文记诏策。又奉诏撰国记十余卷,记年月起居行事。以从征平阳功,封下博子。后坐事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人。明占候,晓内外星分。自云历仕苻坚、姚兴、赫连昌。太武帝平统万,渊被获,以为太史令。官终骠骑军谋祭酒。
全后魏文·卷二十二
渊,仕苻坚,官爵未详。又仕姚兴父子,为灵台令。姚泓灭,仕赫连昌,为太史令。太武平统万,复为太史令,迁骠骑军谋祭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末吴兴武康人,字敬深。沈穆夫子。少有志节。随刘裕征战,领镇军、车骑中军事,又领宁蜀太守,还为太尉参军。从征司马休之时,没于军,年三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8—453 【介绍】: 南朝宋济阳考城人,字徽渊。江夷子。爱好文义,善琴棋,兼明算术。初为著作郎,后为彭城王刘义康司徒主簿。文帝元嘉六年,义康专总朝权,人竞求自昵,湛固求外出。二十二年,义康免为庶人。二十五年,征湛为侍中,任以机密。转吏部尚书,有刻核之讥,然公平无私。力主北伐。北魏师南下,以湛兼领军,委以军机。太子劭素恶之,及劭杀文帝,湛同日被杀。谥忠简。
僧渊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生赵氏。颖川人。魏司空俨之后也。少为书生。忽弃去。为沙门。游彭城。从白塔法师僧嵩。受成实论及阿毗昙学。以慧辩。致声称。姿彩丰硕。腰带十围。吐词如钟。颀然行万僧中。如鸡群中鸾凤。隐君子刘因之。舍所住为精舍。以延之。魏太和五年丧。寿六十八。建元二年也。弟子昙度慧记道登。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僧渊。本姓赵。颖川人。魏司空俨之后也。少好读书。进戒之后专攻佛义。初游徐邦止白塔寺。从僧嵩受成实论毗昙。学未三年功踰十载。慧解之声驰于遐迩。渊风姿宏伟腰带十围。神气清远含吐洒落。隐士刘因之舍所住山给为精舍。昙度慧记道登并从渊受业。慧记兼通数论。道登善涅槃法华。并为魏主元宏所重。驰名魏国。渊以伪太和五年卒。春秋六十有八。即齐建元三年也。
费文渊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十五
文渊,蜀郡成都人,孝武时征士。
江智渊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8—463 【介绍】: 名或作智深,避唐讳改。南朝宋济阳考城人。江夷弟子。初为著作郎,孝武帝大明初为竟陵王刘诞从事中郎,知诞将反,请假先还。诞事发,迁中书侍郎。爱好文雅,词采清赡,与谢庄、沈怀文友善。孝武帝深相知待。帝每酣宴,辄诟辱群臣以为乐。智渊谏之。帝不悦,由此恩宠大衰,出为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议贵妃殷氏谥,不合帝意,惶惧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9—465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长渊。少孤贫。涉猎书传,颇解声乐。刘道产以为辅国行参军。刘骏(孝武帝)为徐州,以为主簿,深受信用。及孝武帝立,为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亲幸无比。孝武帝死,受遗诏辅政。多纳货贿,骄奢淫逸。诏转左仆射,领丹阳尹。前废帝欲亲朝政,忌其权重,稍加削夺。师伯惧,乃与柳元景谋废立,事泄被杀。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