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渊泽
源渊
渊闳
渊角
渊林
渊密
潭渊
渊丘
玄渊
旋渊
璇渊
湘渊
文渊阁
沧渊
渊湛
《漢語大詞典》:渊泽(淵澤)
(1).深泽。晏子春秋·问下十四:“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2).犹深邃。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弘伟之士,履道之生,其崇信匪徒重仞之墙,其渊泽不唯 吕梁 之深也。”
分類:深邃
《漢語大詞典》:源渊(源淵)
渊源。比喻事物的根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四位先生,方才我看你大家这番举动,固是不愧家学源渊,只可惜未免有些为 宋 儒所误。”
分類:渊源根底
《漢語大詞典》:渊闳(淵閎)
深远宏大。 汉 焦赣 《易林·泰之随》:“ 伯虎 、 仲熊 德义渊閎,使布五穀,阴阳顺叙。”
《漢語大詞典》:渊角(淵角)
即月角。额骨右边隆起,旧时星相家谓为圣贤之相。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况乃渊角殊祥,山庭异表。” 李善 注引《论语撰考谶》:“ 颜回 有角额似月形。渊水也,月是水积,故名渊。”
《漢語大詞典》:渊林(淵林)
深渊与密林。比喻事物集聚之处。 宋神宗 《〈资治通鉴〉序》:“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册牘之渊林矣。”
《漢語大詞典》:渊密(淵密)
深湛缜密。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其次《皇甫祠部文集》,所作亦为遒逸,非无意于渊密,盖或未遑耳。”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传国玺:“ 至元 建号,日月重明,无为而治者迨廿年,虽由太子进德修业之洪溢,亦赖元妃内助之渊密也。”
分類:深湛缜密
《漢語大詞典》:潭渊(潭淵)
犹深渊。 汉 马融 《广成颂》:“沦灭潭渊,左挈夔龙,右提蛟鼉。” 晋 左思 《魏都赋》:“荒裔带其隅,巖冈潭渊,限蛮隔夷,峻危之窍也。”
分類:深渊
《骈字类编》:渊丘(渊丘)
宋书袁豹传火燎孟诸芝艾同烂河决金堤渊丘同体
又司牧之官莫或为务俗吏庸近犹秉常科依劝督之故典迷民情之屡变譬犹脩堤以防川忘渊丘之改易胶柱于昔弦忽宫商之乖调 江淹木莲颂迸采泉壑腾光渊丘
《漢語大詞典》:玄渊(玄淵)
(1).深渊。《楚辞·九章·惜往日》:“临 沅 湘 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窈若玄渊之万仞,则近不能以少多量焉。” 明 高叔嗣 《叙怀》诗:“升龙假玄渊,鸣凤託芳条。”
(2).指道德的深奥境地。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澡身玄渊,宅心道秘。” 刘良 注:“玄渊、道秘,皆道德深远之处。”
《漢語大詞典》:旋渊(旋淵)
深渊。《淮南子·俶真训》:“唯体道能不败。湍瀨旋渊 吕梁 之深,不能留也。” 高诱 注:“旋渊,深渊也。” 汉 严忌 《哀时命》:“蛟龙潜於旋渊兮,身不挂於罔罗。” 明 刘基 《长相思》诗之一:“鲸鱼一吸吞九牛,旋渊呀呷鸣其喉。”
分類:深渊
《漢語大詞典》:璇渊(璇淵)
亦作“璿渊”。亦作“琁渊”。 玉池。亦为池的美称。文选·鲍照〈芜城赋〉:“琁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李善 注:“琁渊,玉池也。” 元 陈旅 《西山诗》:“窈窕紺园夕,珠林映璇渊。” 明 蔡羽 《游邓尉山煮七宝泉》诗:“玉音丁丁竹外闻,璿渊清空出树根。”
分類:
《漢語大詞典》:湘渊(湘淵)
指 湘江 支流 汨罗江 。 汉 刘歆 《遂初赋》:“彼 屈原 之贞专兮,卒放沉於 湘 渊。”汉书·扬雄传上:“卷薜芷与若蕙兮,临 湘 渊而投之。” 宋 高似孙 《水仙花后赋》:“尔乃释鑣乎茝涯,进秣乎芝廛,周旋乎 荆 滸,骋望乎 湘 渊。”
《國語辭典》:文渊阁(文淵閣)  拼音:wén yuān gé
位于北平旧紫禁城内东南隅的藏书阁。清乾隆三十九年建,专藏四库全书。
《漢語大詞典》:沧渊(滄淵)
(1).犹沧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九流分逝,北朝沧渊。”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廼凌大壑,越沧渊。”
(2).指深潭。 宋 苏舜钦 《秋宿虎丘寺数夕执中以诗见贶因次元韵》:“峡束沧渊深贮月,巖排红树巧装秋。”
分類:深潭沧海
《漢語大詞典》:渊湛(淵湛)
水深貌。《魏书·张彝传》:“臣闻元天高朗,尚假列星以助明; 洞庭 渊湛,犹藉众流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