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清泚
(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韵府拾遗 删韵》:清閒(清閒)
汉书萧望之传愿赐清閒之晏口陈灾异之意
《國語辭典》:清闲(清閑) 拼音:qīng xián
清静悠闲。《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咱待把三五百贯钱与他开个解库,撰些清闲饭吃,怎不快活?」《三国演义》第八十回:「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也作「清閒」。
《國語辭典》:清閒 拼音:qīng xián
清静閒适。《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那里要甚么桃源,只如老爹这样清閒自在,住在这样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现在的活神仙了。」《文明小史》第一回:「所以,到这里做官的人,倒也镇日清閒,逍遥自在。」也作「清闲」。
《韻府拾遺 删韻》:清閒(淸閒)
漢書蕭望之傳願賜淸閒之晏口陳災異之意
《國語辭典》:三清 拼音:sān qīng
1.道教指至尊的仙圣所居的三天,为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仙境。后道教宫观崇奉三清之殿。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如严三清居,不使恣搜索。」也称为「三天」。
2.道教仙谱至高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君。《红楼梦》第一四回:「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2.道教仙谱至高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君。《红楼梦》第一四回:「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漢語大詞典》:清旷(清曠)
(1).清朗开阔。《后汉书·仲长统传》:“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唐 权德舆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诗:“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 清 蒋士铨 《第二碑·题坊》:“表幽贞,留私葬,扫除芜秽还清旷。” 冰心 《南归》:“草树葱笼,地方清旷,同公园一般。”
(2).清明旷达。 南朝 梁 沈约 《报博士刘杳书》:“犹復少存閒远,徵怀清旷。” 宋 林逋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宋史·文苑传四·苏舜钦》:“耳目清旷,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閒而体舒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芜湖 令 陈岸亭 湛深禪理,诗故清旷。”
(2).清明旷达。 南朝 梁 沈约 《报博士刘杳书》:“犹復少存閒远,徵怀清旷。” 宋 林逋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宋史·文苑传四·苏舜钦》:“耳目清旷,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閒而体舒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芜湖 令 陈岸亭 湛深禪理,诗故清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