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粗衣劣食  拼音:cū yī liè shí
粗糙低劣的衣服与食物。形容生活清苦。如:「粗衣劣食的生活对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也作「粗衣粝食」。
《漢語大詞典》:焚枯食淡
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清 钱谦益 《和州鲁氏先茔神碑铭》:“焚枯食淡,斋厨萧然。”
分類:清苦
《國語辭典》:广文先生(廣文先生)  拼音:guǎng wén xiān shēng
1.唐朝郑虔。见《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郑虔传》。唐。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2.明、清时代将教授国学的先生称为广文先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这首诗乃是广文先生所作,道他做官清苦处。」
《漢語大詞典》:含冰茹檗
犹言饮冰食蘗。比喻孤洁清苦的生活。蘗,黄蘗。 清 李枢 《〈精忠传弹词〉序》:“太夫人捨生不遂,乃奉君姑并携六月孤儿,伴櫬回 浙 ,赁居於 海寧 桐木村 旧戚 马 氏之 见远山楼 。自此含冰茹蘗之中,惟曲尽其事长抚雏之责矣。”
《漢語大詞典》:熬姜呷醋(熬薑呷醋)
比喻生活清苦。 清 李渔 《怜香伴·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箇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櫈,终日熬薑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进口添人。”
分類:清苦
《國語辭典》:熬枯受淡  拼音:áo kū shòu dàn
忍受枯燥清苦的生活。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分類:忍受清苦
《國語辭典》:熬清守淡  拼音:áo qīng shǒu dàn
忍受清苦的生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陈某不肖,将家私荡尽,赖我贤妻熬清守淡,积攒下偌多财物,使小生恢复故业。」
《國語辭典》:弊衣疏食  拼音:bì yī shū shí
穿破旧的衣服,吃简单、粗糙的食物。形容生活俭朴。《周书。卷三八。柳虬传》:「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疏食,未尝改操。」
《漢語大詞典》:抱冰公事
旧时官场谓清苦的差事。 宋 陶谷 清异录·官志:“ 蒙州 立山县 丞 晁觉民 自中原避兵南来,因仕霸朝,食料衣服,皆市于邻邑,一吏专主之;既回,物多毫末,皆置诸狱。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國語辭典》:粗衣恶食(粗衣惡食)  拼音:cū yī è shí
粗劣的衣服与食物。形容生活清苦。如:「这一年来,他过著粗衣恶食的生活。」
《國語辭典》:粗衣粝食(粗衣糲食)  拼音:cū yī lì shí
粗糙的衣服和低劣的食物。形容生活清苦。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五。梁母》:「粗衣粝食之外,所得施诸贫病。」也作「粝食粗衣」、「粗衣劣食」、「粗衣恶食」。
《國語辭典》:啜菽饮水(啜菽飲水)  拼音:chuò shú yǐn shuǐ
吃豆粥,喝清水。形容家贫而孝子曲尽孝心。《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唐。王勃 倬彼我系诗:「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毓德,啜菽饮水。」后亦指生活清苦,饮食粗简。宋。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七状:「臣生负大罪,死负馀愧。虽进极荣显,不若啜菽饮水,长为布衣也。」也作「饮水啜菽」、「饮水食菽」。
《國語辭典》:歠菽饮水(歠菽飲水)  拼音:chuò shú yǐn shuǐ
1.形容饮食粗简。《晋书。卷九四。翟汤传》:「晚节亦不复钓,端居筚门,歠菽饮水。」
2.比喻对父母尽孝。汉。桓宽《盐铁论。孝养》:「歠菽饮水,足以致其敬。」
分類:白水清苦
《漢語大詞典》:清水冷灶
形容生活清苦。例如: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人,这时候是个小家庭蒸蒸日上的建设时期,可是他们这里却是清水冷灶,没有增设,连必要的投资也都送进了书店。——陆文夫《献身》
分類:清苦
《國語辭典》:十载寒窗(十載寒窗)  拼音:shí zǎi hán chuāng
形容长期刻苦勤读。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馀,读得人间万卷书。」
分類:长期清苦